close
很多人都認為人死了以後會上天堂。
有位神學家對此有個很有趣的稱呼,叫『因死稱義』。
大家可知道,這種『因死稱義』的觀念,有多普遍嗎?
當人死了之後,大家幾乎都會說『在天之靈』。
看見了嗎?
很多人,不管信什麼教,都認為這人的靈魂是在天上呢!
所謂的天上,就是指天堂。
換言之,許多人的觀念,就是認為只要死了,就能上天堂,除非你是陳進興之類十惡不赦的壞蛋。
也就是說,上天堂的條件,就是『死亡』。
只要死了,就可以上天堂了。
這就是『因死稱義』。
這種觀念,是最爛最低等的觀念!
連努力當個好人都不用,反正死了就可以上天堂,因為多數人絕對沒陳進興這種殺人放火之徒那麼壞。
至於各正派宗教,如佛教,他們上天堂的標準,就是『因行為稱義』。
你行好事,才能上天堂。
這種好多了,起碼真正信的人,會努力去行好事。
基督教呢?
基督教和這些都不一樣,基督教講的是『因信稱義』:
信耶穌,就能上天堂。
所有上天堂的理論裡面,這種最笨蛋!
天底下哪有這種因信稱義之理?
只要信耶穌,就能上天堂?
笨死了!
不過,基督徒自己也承認,上帝就是要人透過這種「笨蛋」的道理,來帶那些相信的「笨蛋」上天堂。
至於不能接受這種笨蛋道理的「聰明人」,那就永遠上不了天堂。
『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1:18)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林前1:21)
所以,想上天堂?
因死稱義?因行為稱義?
這都不行的啦!
只有因信稱義一條路而已,單單這一條,沒有其他路走了。
聰明的笨蛋,會選擇世人眼中的笨路,但卻是上帝眼中的智慧之路,就是這麼簡單。
小小羊
有位神學家對此有個很有趣的稱呼,叫『因死稱義』。
大家可知道,這種『因死稱義』的觀念,有多普遍嗎?
當人死了之後,大家幾乎都會說『在天之靈』。
看見了嗎?
很多人,不管信什麼教,都認為這人的靈魂是在天上呢!
所謂的天上,就是指天堂。
換言之,許多人的觀念,就是認為只要死了,就能上天堂,除非你是陳進興之類十惡不赦的壞蛋。
也就是說,上天堂的條件,就是『死亡』。
只要死了,就可以上天堂了。
這就是『因死稱義』。
這種觀念,是最爛最低等的觀念!
連努力當個好人都不用,反正死了就可以上天堂,因為多數人絕對沒陳進興這種殺人放火之徒那麼壞。
至於各正派宗教,如佛教,他們上天堂的標準,就是『因行為稱義』。
你行好事,才能上天堂。
這種好多了,起碼真正信的人,會努力去行好事。
基督教呢?
基督教和這些都不一樣,基督教講的是『因信稱義』:
信耶穌,就能上天堂。
所有上天堂的理論裡面,這種最笨蛋!
天底下哪有這種因信稱義之理?
只要信耶穌,就能上天堂?
笨死了!
不過,基督徒自己也承認,上帝就是要人透過這種「笨蛋」的道理,來帶那些相信的「笨蛋」上天堂。
至於不能接受這種笨蛋道理的「聰明人」,那就永遠上不了天堂。
『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1:18)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林前1:21)
所以,想上天堂?
因死稱義?因行為稱義?
這都不行的啦!
只有因信稱義一條路而已,單單這一條,沒有其他路走了。
聰明的笨蛋,會選擇世人眼中的笨路,但卻是上帝眼中的智慧之路,就是這麼簡單。
小小羊
確實是如此。
尊敬死人是很特殊的文化,但是把所有與靈魂有關的事物都看作是「神」,人死了就是最大的,這豈非鼓勵人尋死?
有時候以敬畏神為理由,實際上可能是出於怕鬼的動機,反而多給了魔鬼一分尊敬。這種不分好神壞神,只要是神靈都可畏的習俗,綑綁人不得自由。
一個人什麼時候在生死的信仰上得釋放,一個人什麼時候有真自由。
尊敬死人是很特殊的文化,但是把所有與靈魂有關的事物都看作是「神」,人死了就是最大的,這豈非鼓勵人尋死?
有時候以敬畏神為理由,實際上可能是出於怕鬼的動機,反而多給了魔鬼一分尊敬。這種不分好神壞神,只要是神靈都可畏的習俗,綑綁人不得自由。
一個人什麼時候在生死的信仰上得釋放,一個人什麼時候有真自由。
| 檢舉 |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0年06月18日 01:07
因死稱義,好像只講對一半。他們一半說在天之靈,一半又要用過陰間的法事超渡,似乎是先下陰間再上天堂,認為人可以隨自己的意思上天下地的。
我信主之前也是愚蠢的這樣接受,因為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信主之後,覺得這觀念問題很嚴重有問題。神鬼觀念太混淆,到底要說是神還是鬼,連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我信主之前也是愚蠢的這樣接受,因為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信主之後,覺得這觀念問題很嚴重有問題。神鬼觀念太混淆,到底要說是神還是鬼,連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 檢舉 | Posted by 李小姐 at 2010年06月18日 10:01
未信者的觀念,其實是錯亂到一塌糊塗的,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甚至也不想知道而已。
基督徒的觀念,很多人也都是錯亂的,只是他們不知道、甚至也不想知道而已。
結果,當用各式各樣反合性(paradox)的問題來檢驗時,
各種錯誤就會兵敗如山倒,暴露出其矛盾與荒謬。
基督的真理,是絕對真理,永世不移。
因此,絕對可以超越一切世俗觀念,也絕對不是教會中各式各樣錯謬的假道可以相比的。
認識正確的真理,是信徒應盡的本分。
沒有人可以說我不用努力且正確去認識神。
我們越清楚真理,腦袋就會越清楚,觀念會越和諧,越有智慧,越不會亂成一團,越有能力分辨對錯。
基督徒的觀念,很多人也都是錯亂的,只是他們不知道、甚至也不想知道而已。
結果,當用各式各樣反合性(paradox)的問題來檢驗時,
各種錯誤就會兵敗如山倒,暴露出其矛盾與荒謬。
基督的真理,是絕對真理,永世不移。
因此,絕對可以超越一切世俗觀念,也絕對不是教會中各式各樣錯謬的假道可以相比的。
認識正確的真理,是信徒應盡的本分。
沒有人可以說我不用努力且正確去認識神。
我們越清楚真理,腦袋就會越清楚,觀念會越和諧,越有智慧,越不會亂成一團,越有能力分辨對錯。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0年06月18日 10:29
小弟分享昨天參與昨天親威告別式所發生的事。
這位親威,據我所知,沒有信主,
所以很自然地,是一般民間信仰的方式。
其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因為亡者的媳婦是基督徒,
所以有教會的弟兄姊妹來觀禮,來獻詩!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深覺感動,
因為我知道基督徒為福音的緣故,
來未信者的喪禮中獻詩,傳神國的福音
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接著,這教會的牧者從司儀的手中接下麥克風
講了一些安慰家屬的話
其中,他說道:
「我相信老太太已經在耶穌的懷裡了」
天啊,這樣做對嗎?
雖然,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家屬才好
但,總不能傳達出錯誤且明顯違反真理的訊息啊~~
所以,看到這篇「因死稱義」
我就心有戚戚焉。
當未信者不合真理時,還情有可原
當牧者說的話也不合真理時,那真的是太說過不去了。
難道為了福音的緣故,就可以出賣真理嗎?
想順便請問一下大家,在這種情況下(死者是未信者)
如何安慰家屬才好?
這位親威,據我所知,沒有信主,
所以很自然地,是一般民間信仰的方式。
其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因為亡者的媳婦是基督徒,
所以有教會的弟兄姊妹來觀禮,來獻詩!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深覺感動,
因為我知道基督徒為福音的緣故,
來未信者的喪禮中獻詩,傳神國的福音
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接著,這教會的牧者從司儀的手中接下麥克風
講了一些安慰家屬的話
其中,他說道:
「我相信老太太已經在耶穌的懷裡了」
天啊,這樣做對嗎?
雖然,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家屬才好
但,總不能傳達出錯誤且明顯違反真理的訊息啊~~
所以,看到這篇「因死稱義」
我就心有戚戚焉。
當未信者不合真理時,還情有可原
當牧者說的話也不合真理時,那真的是太說過不去了。
難道為了福音的緣故,就可以出賣真理嗎?
想順便請問一下大家,在這種情況下(死者是未信者)
如何安慰家屬才好?
| 檢舉 | Posted by 舞天使 at 2010年06月18日 15:46
給舞天使:
這位牧師的做法,絕對錯誤!真是不良示範,搞不好家屬心裡還會不高興:我們又沒信基督教。牧師也許是想討好在場大多數的未信者才這樣講,但我相信他一定很心虛說出這番話。
依照我自己參加多場弟兄姐妹家中未信者的告別式,多半我們不會將焦點放在故者身上,在向家屬致意時,可以這麼說:請節哀
,主耶穌祝福你。
這位牧師的做法,絕對錯誤!真是不良示範,搞不好家屬心裡還會不高興:我們又沒信基督教。牧師也許是想討好在場大多數的未信者才這樣講,但我相信他一定很心虛說出這番話。
依照我自己參加多場弟兄姐妹家中未信者的告別式,多半我們不會將焦點放在故者身上,在向家屬致意時,可以這麼說:請節哀
,主耶穌祝福你。
| 檢舉 | Posted by 狗骨頭 at 2010年06月18日 17:30
之前和我一個佛教的同學傳福音,
他跟我說耶穌就跟佛祖一樣,
在中年時悟出真道....
我佛教的伯父也跟我說耶穌其實就是眾多菩薩中的一尊,
信佛比較好....囧>
我不知道這牧師是不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容易傳福音,
反正民間信仰或佛教都這樣講了....
所以家屬也比較能接受,
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啊....
經過這次我真的發覺到,
基督教的體系與邏輯真的很完整,
只是很多人因為懶的接觸就直接否認,
不然就是因反對而反對,
只能說我們就盡本分吧。
他跟我說耶穌就跟佛祖一樣,
在中年時悟出真道....
我佛教的伯父也跟我說耶穌其實就是眾多菩薩中的一尊,
信佛比較好....囧>
我不知道這牧師是不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容易傳福音,
反正民間信仰或佛教都這樣講了....
所以家屬也比較能接受,
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啊....
經過這次我真的發覺到,
基督教的體系與邏輯真的很完整,
只是很多人因為懶的接觸就直接否認,
不然就是因反對而反對,
只能說我們就盡本分吧。
| 檢舉 | Posted by 願在基督裡得喜樂的人 at 2010年06月19日 09:18
文化環境影響人在屬靈事務上的穩定持續的能力,這世界流行的很多宗教靈修不是真的尋求真神的靈,傾向於受造物質與自我的崇拜。
以色列人的宗教信仰參雜了迦南邪淫的偶像崇拜,今日教會也難免這種風俗入侵,失去了原來應有的聖潔之本質。
神是聖潔的神,人非聖潔就不得見神(彼前1:16, 來12:14)。
以色列人的宗教信仰參雜了迦南邪淫的偶像崇拜,今日教會也難免這種風俗入侵,失去了原來應有的聖潔之本質。
神是聖潔的神,人非聖潔就不得見神(彼前1:16, 來12:14)。
| 檢舉 |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0年06月19日 10:54
在聖經網,日前也曾有網友提及類似的問題
過世的人未信者,該如何安慰家屬?
可不可以為死者禱告,求耶穌接收他的靈魂
然後說,他們現在在天堂?
這是人很自然的情感
但,卻是非常不合乎真理的
當然,要為死者做這樣的禱告,也是可以的
只是,殘酷的說,依據聖經的教導
這樣的禱告純粹是心理安慰
死者,不會因為這樣的禱告就進到天堂
很殘忍,但,是事實
所以,怎辦呢?
就趁著人還活著的時候
多多為他們禱告,將福音傳給他們
讓他們也可以領受「因信稱義」的福份
過世的人未信者,該如何安慰家屬?
可不可以為死者禱告,求耶穌接收他的靈魂
然後說,他們現在在天堂?
這是人很自然的情感
但,卻是非常不合乎真理的
當然,要為死者做這樣的禱告,也是可以的
只是,殘酷的說,依據聖經的教導
這樣的禱告純粹是心理安慰
死者,不會因為這樣的禱告就進到天堂
很殘忍,但,是事實
所以,怎辦呢?
就趁著人還活著的時候
多多為他們禱告,將福音傳給他們
讓他們也可以領受「因信稱義」的福份
| 檢舉 | Posted by 楓 at 2010年06月20日 18:02
我在小小羊推薦閱讀的書有讀到「因死稱義」這個詞。 :p
〈推薦一些歸正神學的書籍或解經書〉
《認識預定論》/ 史普羅 R. C. Sproul 著 / 校園出版。
p.117:
「...
舉例來說,假設1個人是普世主義者,他相信每個人都是得救的。
假如這個大前提是正確的,那他其餘的邏輯演繹就很容易,
他的推論可能就像這樣:
每個人都是得救的,
我是1個人,
因此我是得救的。
許多人不知道普世主義有多暢行;
當我的兒子5歲時,我問他這2個『福音大爆炸』所用的問題。
第1個問題他回答得極其肯定,他確信死後將上天堂。
我接著問他第2個問題:『假如你今天晚上死了,神對你說:
「為什麼我要讓你進天堂?」你會怎麼回答?』
我兒子毫不遲疑地回答:『因為我死了嘛!』
當時我的兒子只有5歲,他就已經接收到1個清晰的訊息:
每個人死了都會上天堂。
對他來說,稱義的教義不是因信稱義,也不是因行為稱義,
或因信心和行為2者的合併而稱義;
他的教義非常簡單,他相信因『死』稱義。
他對他的得救,有著錯誤的確據。
如果說普世主義的思想充斥於我們的文化中;
同樣的,因行為稱義的思想也是如此。...」
p.118:
「...
在我傳福音的經驗裡,我清楚地學習到1件事:
單憑信心而稱義的信息,尚未深入我們的文化思想;
大多數的人仍然堅信憑藉自己的善行進天堂。...」
最初看到這詞覺得很有趣,因為形容得很適切,所以有印象。 :p
〈推薦一些歸正神學的書籍或解經書〉
《認識預定論》/ 史普羅 R. C. Sproul 著 / 校園出版。
p.117:
「...
舉例來說,假設1個人是普世主義者,他相信每個人都是得救的。
假如這個大前提是正確的,那他其餘的邏輯演繹就很容易,
他的推論可能就像這樣:
每個人都是得救的,
我是1個人,
因此我是得救的。
許多人不知道普世主義有多暢行;
當我的兒子5歲時,我問他這2個『福音大爆炸』所用的問題。
第1個問題他回答得極其肯定,他確信死後將上天堂。
我接著問他第2個問題:『假如你今天晚上死了,神對你說:
「為什麼我要讓你進天堂?」你會怎麼回答?』
我兒子毫不遲疑地回答:『因為我死了嘛!』
當時我的兒子只有5歲,他就已經接收到1個清晰的訊息:
每個人死了都會上天堂。
對他來說,稱義的教義不是因信稱義,也不是因行為稱義,
或因信心和行為2者的合併而稱義;
他的教義非常簡單,他相信因『死』稱義。
他對他的得救,有著錯誤的確據。
如果說普世主義的思想充斥於我們的文化中;
同樣的,因行為稱義的思想也是如此。...」
p.118:
「...
在我傳福音的經驗裡,我清楚地學習到1件事:
單憑信心而稱義的信息,尚未深入我們的文化思想;
大多數的人仍然堅信憑藉自己的善行進天堂。...」
最初看到這詞覺得很有趣,因為形容得很適切,所以有印象。 :p
| 檢舉 | Posted by 韻安 at 2010年06月21日 13:08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