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不做任何批判,也不是非常詳細精準的介紹。
而是嘗試用簡明的方式,大致呈現出這兩種體系的差異。
一、 邏輯性
基督教與佛教,都有很好的邏輯性,整套體系都很合邏輯。
說明:
不合邏輯的體系,都是錯誤的道理。
就真理的探尋而言,『合邏輯』是基本條件。
許多七拼八湊的宗教,邏輯性極差,根本不需進深去探求。
真理必定合邏輯;但合邏輯的,卻不一定是真理。


二、 宇宙間有沒有絕對真理?
1. 基督教:有。
2. 佛教:沒有。
說明:
基督教相信有『絕對』的東西存在。所以有愛、有恨、有上帝、有魔鬼、有絕對的真理。
佛教不相信有『絕對』的東西存在,一切都在變動。基本上是主張『圓』的體系:無始無終、因果循環、不斷輪迴、變來變去。


三、 有沒有上帝?
1. 基督教:有。
2. 佛教:沒有。
說明:
上帝是什麼?
是造物主、全能、全智、全善、宇宙的主宰、、、。
是有位格的真實存在的靈體,不是抽象想出來的東西。
佛教基本上是無神論,各種神明是大乘佛教體系進入中國之後與民間信仰妥協的產物。


四、 上帝、萬物、人
1. 基督教:上帝是『無始無終』,萬物是『有始有終』,人是『有始無終』。
2. 佛教:一切都是循環(輪迴),都是『無始無終』。


五、 有沒有罪?
1. 基督教:有。
2. 佛教:有。
說明:
二者都有類似『罪』的觀念,也都承認沒有罪,就沒有苦難。
佛教基本上用『業』這個字來表達。


六、 人有無自救能力?
1. 基督教:無。
2. 佛教:有。
說明:
基督教認為人是全然的墮落、人心中再無善性、人已死在罪中。完全必須靠外力拯救(聖靈重生)(他力宗教)。
佛教認為人只是受污染而已、心中依然有善性、人未死在罪中。人不是非得靠外力不可(自力宗教)。
(註:雖然有些佛教派別有他力觀念,但依然是在自力的架構裡,而非基督教的完全他力、唯獨他力(基督教稱為『唯獨恩典』))


七、 如何除罪?
1. 基督教:信耶穌。
2. 佛教:修練、功德。
說明:
基督教主張,信耶穌罪就得赦免,人蒙重生(從死裡開始活過來)。不需去除一切愛、恨、感覺,只需讓這些感覺成為合神心意的感覺即可。我愛我父母,這是真實的,不需去除。
佛教主張,由於人心中有善性,所以要靠自己修練,或是別的修練力量的灌注,把心弄乾淨即可(不需重生)。另一方面,要不斷修練,以便使自己放棄各種感覺,去除各種七情六慾,因為各種慾望那都是假象,會造成各種痛苦。


八、 好行為的意義
1. 基督教:好行為只是信耶穌重生之後必然的結果(好行為是得救的『果』)。
2. 佛教:好行為與修練,是避開因果輪迴的重要步驟(好行為是得救的『因』)。
說明:
基督教的好行為,不是用來保住得救的份位,而是重生者自然而然的反應。
雖然得救者依然要努力有好行為,但不是為了怕被上帝丟掉,而是為討上帝喜悅。
同時,基督徒的好行為是靠上帝賜下的力量才行得出來的。
基督徒的得救身份,完全由上帝保守住,不是靠自己去保守住。
佛教的好行為,純粹是自己意志下的產物。自己必須努力,否則無法得救(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涅盤)。自己的未來,完全由自己努力決定。


九、 終極目標為何?
1. 基督教:與神和好,進入永生。
2. 佛教:涅盤。
說明:
基督教相信上帝存在,所以人的目標是與神和好,這是最終極的幸福。
佛教的幸福的終極目標,則是進入一種『一切都空無的境界』。在那種境界中,愛、恨、苦難、、、一切都不存在了。既然不存在,自然也沒有痛苦了。
(註: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的觀念比較接近基督教的『天堂』,但是,西方極樂世界並非佛教真正的終極幸福之地,只是一種中繼站而已,因為去這裡的人,後來依然必須繼續輪迴。只有『涅盤』才是真正終極幸福、不再輪迴之所在)






小小羊

真理不需要害怕被擺在顯微鏡下審視。由佛教家庭出身﹐差點想做尼姑的我﹐對這篇很有感觸。真希望這些“佛教徒”願意好好審視自己的信仰。我拿去臉書煽風點火囉!
| 檢舉 | Posted by Joy at 2011年02月12日 04:17
願主憐憫我們的不配!! 使有耳的能聽;使有口的能講,神的道!

路加福音 第十七章
20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
21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
22 他又對門徒說: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
23 人將要對你們說:看哪,在那裡!看哪,在這裡!你們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隨他們!
24 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
25 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
| 檢舉 | Posted by Billows at 2011年02月12日 09:11
基督教跟佛教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前者是一神论,而后者是无神论。
| 檢舉 | Posted by Wuvist at 2011年02月12日 23:38
小小羊第一句客氣的說:不是非常詳細精準的介紹。但看完後,覺得小小羊過於謙虛了,這樣介紹就很完整了。

個人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抄襲救恩的產物。(這就是小小羊在中段提到的,佛教有些支派(應指淨土宗)有一些借助他力的觀念,但非唯獨他力---還是要吃素行善念佛一心不亂直到斷氣---還真難)

我在快要信主之前,因為讀到地藏經「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才開始警覺到,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記得小小羊曾講過一句笑話:「你不信耶穌你會永世不得超生哦!」

這也是小小羊在文中有講到的:佛教和基督教都承認有罪。但對於除罪的方法,真是感謝主沒有一輩子在佛經繞大圈子。

小小羊第一句就很坦白的講:真理一定要合邏輯,合邏輯的不一定是真理。或許有些長輩會一輩子信佛教,就是因為它很合邏輯吧。換句話說,若有長者跟你講話,教你方法,其實他是騙你的,但前後都不會矛盾,你會不會誤信他。

以前未信主時,看到靜思語覺得好有道理,不知道為什麼,信主以後,在我們學校看到廁所門上有靜思語,覺得是「自義」。(那句話是說:人有無限的可能。我想應該是:人有無限的不能吧!)。人的想法會轉變。就如同我還沒信主時,就在看小小羊了,當時感覺是:「這個人講話真專斷」信主後卻被小小羊的文章所說服。

在這裡也要謝謝你設立這個園地,兩三個月前,我也給我男朋友看,他看了才發覺自己過去真的有受靈恩污染(但他並非在靈恩教會,只是網路資訊的發達無形中接受了不該接受的東西),而他看了一百多篇文章後,竟然改掉了這習慣。到現在,我們上來雖然不是每次都發言,還是固定看文章。
| 檢舉 | Posted by 潔明 at 2011年02月13日 17:19
能不能補充佛教與基督教對靈界的看法呢?例如人的靈魂、鬼的來源、勝過鬼的方式......。
| 檢舉 | Posted by allen at 2011年02月14日 18:06
給allen:
靈界其實根本就不是佛教的重點所在。
『佛教基本上是無神論,各種神明是大乘佛教體系進入中國之後與民間信仰妥協的產物。』
不僅是神明而已,各式各樣的鬼也一樣。

當初這篇文章,是在一個非基督教網站裡,對大量非基督徒高級知識份子寫的。
這些人對怪力亂神並無興趣,我對於鬼也沒有興趣。
去看看那些高級知識份子講的佛教,他們不會在鬼的議題上有太多著墨的。

事實上,歷世歷代正統信仰,從來不在『鬼』的議題上花太多時間,我也一樣。
越是走低等宗教路線、越是迷信愚信的宗教型態、越是靈恩派那種迷信,越是喜歡講鬼。
我沒有感動,也沒有興趣在宗教比較時,對鬼的問題有什麼著墨。


至於靈魂,雖然沒有專門提到,但我已經在文章約略講過了:

四、 上帝、萬物、人
1. 基督教:上帝是『無始無終』,萬物是『有始有終』,人是『有始無終』。
2. 佛教:一切都是循環(輪迴),都是『無始無終』。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1年02月14日 18:18
佛教教義原是根基在反婆羅門教的鬼神之道,是一種不拜偶像的無神論,但後來的信徒神化了創教者,且還是被婆羅門教影響又增添了很多鬼神觀念...
| 檢舉 | Posted by 安洙 at 2011年02月14日 19:56
禪宗的無我就是講無明,無明就是無神無鬼無相無生。

基督教認為有撒旦的存在,但撒旦最怕基督徒對上帝有信心,

也就是說,對神信心不夠,撒旦就有機可趁,鬼魅也就產生,

把自己完全歸向耶穌、歸向神的真理,就沒有鬼的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Billows at 2011年02月14日 21:11
謝謝小小羊的貼文及各位的分享。願與各位分享"啟示錄研究(第34章)"一書中對佛教和印度教的一些看法(魏司道 著,趙中輝 譯,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

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rg/Home/ChildrenContent.aspx?CategoryId=7938c2e4-cf3d-4b3a-8cde-706dcfc58e9a⋐Category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ontentId=7c8557cc-96cb-4d3a-afe6-c28ec43668c2

------------------------------------
...印度的宗教特別是“一個逃避的宗教”所教導的,就是如何解脫苦惱而非積極地追求快樂與幸福。他們不認為人生是可以去生活的,而是要逃避的。現在印度的佛教是經過修改了,但是佛教的純淨派說到終極的目標是不再有苦惱的境界﹔為什麼沒有苦惱,因為不再有記憶,不再有感覺,不再有思想,不再有知覺,什麼都沒有了。...這就好象說我有一輛汽車,但是它沒有引擎,沒有輪子,沒有車胎,也沒有車頂,什麼都沒有,可是那是我的汽車,你看這件事情是看不透的﹔

...涅磐(Nirvana)就是一個不再有苦惱的最終境界,就是超脫了,救難,並沒有說到一個至終的喜樂幸福,只是說你的苦難已經過去了,已經得了超脫。...,逃避人生,因此他們主要的人生觀就是消極的而非積極的。基督教是宗教中較小的團體,可是在他們的展望上是積極、樂觀的,而非消極的,他們堅決承認人生而非否認人生。耶穌說:“我來了是要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

所以我們信主的人真是能靠主勝過苦難,因為我們有極重無比的真實的盼望。我們的盼望雖說不可見,但卻是真實的。所以在今生,我們不喪膽,反而喜樂有餘:

平安苦難皆是福,哭泣歡呼都蒙恩。
處世莫作臨風草,愛主須同向日葵。 ——王明道.
| 檢舉 | Posted by InHimAtNA at 2011年02月15日 02:14
一位非基督徒寫的→http://to.idv.tw/167.html(學佛的人)
| 檢舉 | Posted by 古義人 at 2011年02月18日 11:47
to 小小羊:
那麼為什麼佛教中有所謂的超渡呢?還有他們常常會唸經,有人說唸到最後就會看到亡魂,還要想辦法超渡他們,對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來說,這些狀況的解釋是什麼?
| 檢舉 | Posted by allen at 2011年02月18日 16:11
給allen:
我有點困惑:
你問這些幹什麼呢?
為什麼你對佛教與靈界那麼有興趣呢?
你應該不是純粹學術、知識上的研究,所以問這些問題。
請陳述為了什麼原因,你發問這些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1年02月18日 16:24
to 小小羊:
我確實是想在學術或知識上對他們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的想法。要是我真的想接觸佛教或靈界的話,我不會到這裡來問你,因為我知道你是不會想談論這些東西,還不如去網路上找些怪力亂神的資料自己研究。

但是因為我相信這個網站當中也有些人曾經是佛教改信基督教,剛好這篇文章又是在討論佛教與基督教的差異,所以才想就一些過去曾經聽聞過的關於佛教的說法有些認識,使我在往後以基督徒的身分面對一些佛教徒的時候,能夠用一個比較正確的態度去認識他們。

我認為,佛教這個族群在台灣是塊福音的硬土,沒有人說佛教徒不需要福音吧?但是如果我們對他們不夠了解,常常我們與他們的對話就僅止於口頭上的辯論,根本就不可能得著他們。然後我最近又看到一些佛教界的亂象,便驅使我更想了解他們的想法。也許這是個機會帶領佛教徒歸主?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台灣有廣大的佛教族群,是不應該與他們辯論,而是應該更多認識他們,特別是面對比較迷信的華人族群,更應該要找到能夠與他們對話的管道才對。

若我們只是站在一種自己不迷信,而其他人都迷信的觀點,那我們是更不可能得著他們了。就算他們迷信,也總有他們的道理吧?而這就是我希望了解的問題:佛教不是無神論嗎?那為什麼許多佛教的禮儀當中也談到靈界?這麼說起來佛教似乎又不是那麼純粹的無神論,那麼他們的架構到底是什麼?佛教的無神論跟西方的無神論差別何在?為什麼西方的無神論是否定一切的鬼神,但佛教的無神論似乎還是肯定有鬼神存在?

最後,我想我的疑問可能不適合在這裡在這裡討論,但是若小小羊有知道這方面的人或資料,能夠幫助基督徒更認識這個族群,而且不是站在批評的角度,我是非常樂意去了解的。
| 檢舉 | Posted by allen at 2011年02月18日 17:44
給allen:
你應該可以發現,你希望接觸的,只是一般民間型態的佛教徒,而不是我所說的高知識份子未信者(不管是不是佛教徒)。
我這篇文章本文,還有我的回應,以及很多弟兄姊妹的回應,都已經清楚告訴你:
原始的佛教是無神論,無鬼也無神。
佛教變成有神論,有鬼也有神,是後來被污染的。

但你一直要問佛教的鬼神觀,換言之,你有興趣去接觸的族群,就是這種信奉有神論的佛教徒,而那是我們這園地不處理的領域。

原諒我這樣說:
你覺得,我們這園地的文章與資訊提供,足以幫助大家去接觸民間信仰那種怪力亂神的人嗎?
看看文章屬性,應該也可以知道,園地性質與對象設定,本來就不是那個族群的人。

我不是說每個族群的人都不需要有人去接觸、去傳福音。
但是,畢竟我們不可能每個領域都涉獵、所有東西都熟悉、適合對象都一樣。

要去對理解佛教是無神論的人傳福音,
和去對那些拜拜、信鬼神的佛教徒傳福音,
或是要去對那些所有鬼神都拜都信的民間信仰者,
需要的裝備與知識是不同的,而那是我們這裡沒辦法提供足夠資訊、也沒有多於心力涉獵的領域。

為什麼我會問你的動機?
就是因為當大家都已經清楚告訴你之後,你還一直持續在園地沒意願涉入的領域一直繞,所以我才會覺得很奇怪。
因為,通常讀了這些文章與回應之後,不難得出我上述講的一些分析與結論,知道園地沒有意願涉獵這部分。

是的,園地有很多非常厲害的弟兄姊妹。
但是,身為站長,我有責任留意議題的進行,管制議題進展的方向,避免議題做偏離主題過多、偏離園地屬性與定位的問題方向和討論內容。
原諒我這樣說,你今天來問個佛教的鬼神觀、明天別人來問個佛教的拜拜方式、後天又有人來問佛教的祈福觀、、、,那我們園地回應得完嗎?
我們隨便想也知道,佛教是三言兩語講得完的嗎?
正如基督教是三言兩語講得完的嗎?
各議題隨便一問,都可以扯得沒完沒了,不是嗎?
但我文章標題應該很清楚:
『簡單比較』!
是簡單比較!
不是詳細講解!

假使你對拜鬼神的佛教徒有興趣,不妨自行去閱讀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知道他們在信些什麼、與他們要採行哪些接觸點、、、。

至於批評與辯論,我想,我這篇文章,應該不會給人這種結論才對。
事實上,以我多次與高級知識份子佛教徒接觸的經驗,我的論點與立場一直都是:
1.呈現雙方差異
2.不攻擊對方
3.強調基督教的正確性(但不強調佛教的錯誤性,只強調佛教與基督教的差異)
4.強調基督教論點

起碼,這樣的態度與接觸進路,那些與我接觸的佛教徒,還算非常欣賞與接受。

我不是說這樣就能帶他們信主,但起碼已經開始進行撒種與鬆土,讓他們看見與靈恩派那種非鬼即神、鬼神交戰、視佛教徒是邪靈附身的搞法截然不同的福音模式。

至於超渡的起源,請自行閱讀這篇網路回答。
你應該很清楚可以看見,這是有神論的佛教講法,而不是原始佛教的無神論。
這篇網路文章就告訴你有神論的佛教徒,他們的解釋是什麼。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1903312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1年02月18日 18:15
to allen:

現時的佛教與早期的佛教有很大差別,可以說只是名稱相同,但很多理論和行為是與早期的佛教對立的。而且在各地分支太多、五花八門,互相之間的學說都有不同、互有矛盾。本人初中時先接觸禪宗,後期再接觸密宗,求道期間亦曾被一些和尚、居士稱讚很有慧根。感謝主!最後能蒙主拯救帶領歸信基督。
其實,民間許多自稱是信佛的人,大部份根本對信仰不求甚解、只求安心。有些是只作拜拜的祈福心態、有些則當是心靈寄託、自我安慰,根本不知道早期佛教的學說,也不明白現代佛教的信仰內容。如您想了解多一點可看下列連結:

陳銘慧博士:論“恆變的佛教”
http://sites.google.com/site/voiceofgreengrass/-431
作者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系攻讀佛學博士。如今,澈悟反省,揭示佛教之實質所在。佛教一變再變,是因為本身的教義違反人性,出家出世、絕棄人生一切的緣、使人活得不像人,痛苦而無功效。反之,上帝賜人愛與生命,使人活得像人,有平安、有喜樂。當上帝與人合一時,上帝的生命從人裡面活出來,與佛教從外面修養進去完全不同。
http://www.harley.com.tw/book/b13/01.htm《基督教與佛教的比較》
作者介紹 龔天民牧師,香港信義神學院畢業(神學士、道學士、 B.Th.BD),日本京都佛教大學畢業(文學士BA佛教學有攻),日本京都大谷大學研究院畢業(文學碩士MA佛教文化專攻)美國明州Luther Theological Seminary研究。

最後提示:其實要向那些信佛的人傳福音,也不須花太多時間心力研究佛學,因為五花八門、錯綜複雜,真的太花時間心力,將寶貴的時間心力,用來好好研讀聖經真道、基督福音,正確向他們介紹傳講真道、為他們禱告交託上帝還更好。
近年在網上看到越來越多人,懷著私慾研究佛教和基督教,自以為解通兩教、貫通使用,成立了新異端、異教,信上帝、又信佛和鬼神。即是根本不信上帝和聖經,連基本邏輯都錯了,真理有排他性,不會是全部宗教都對。各種宗教學說各有不同、互有矛盾,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全部都是假和錯,一是只有一個是真確的。願他們早日悔改歸向真神!
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彼 得 後 書 3:16)
| 檢舉 | Posted by 謝主恩 at 2011年02月19日 04: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mlyml 的頭像
    ymlyml

    ymlyml的部落格

    ymlym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