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首非常美非常美的歌曲。
詞美曲美,演唱者技巧也很美,很能傳達出那種意境。
我要用這首非常知名的歌曲做『信仰與藝術領域立場』的示範,來分享一些個人基督教立場的看法。

千風之歌 (秋川雅史演唱)
http://tw.youtube.com/watch?v=fCY5SQXQByQ&feature=related
http://tw.youtube.com:80/watch?v=MRAFYTNgXME&feature=related


原歌詞是首英詩,作者據說是位思念亡妻的印地安丈夫所寫。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the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light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


請別在我墓前落淚
我不在那兒 也沒有長眠
我是千陣拂面的清風
也是雪花上晶晶躍躍的靈動
我是澄黃稻穗上陽光的容顏
也以溫和的秋雨同您相見
當您在破曉的寧靜中醒來
我是疾捷仰衝的飛燕
在您頭頂飛翔盤旋
暗夜裡我是閃閃星眼
請別在我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兒 也沒有離您而去


私のお墓の前で 泣かないでください
そこに私はいません 眠ってなんかいません
千の風に 千の風になって
あの大きな空を 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秋には光になって 畑にふりそそぐ
冬はダイヤのように きらめく雪になる
朝は鳥になって あなたを目覚めさせる
夜は星になって あなたを見守る
私のお墓の前で 泣かないでください
そこに私はいません 死んでなんかいません
千の風に 千の風になって
あの大きな空を 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千の風に 千の風になって
あの大きな空を 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あの大きな空を 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問題一、請問,這首歌歌詞是否合乎聖經?
答:
我必需很不客氣的講,任何被這首歌曲感動的基督徒,假使對這首歌詞毫無警覺,不知這是違反基督教觀念的歌詞,
那我必需講:
你的信仰,恐怕要多加油了,因為你連這麼簡單就可以分辨出來的違反聖經的觀念都不知道。


這首歌詞的觀念是什麼,知道嗎?
它是很標準的新時代運動,也是很基本的印度教、印地安人觀念。
那是一種什麼觀念?
簡單說,就是『萬物有靈』、『人的靈魂可化為萬物』。
所以,歌詞會表達說:
1. 人沒死,但化成風、雪光、雨、、、。
2. 我沒死,也沒有天堂地獄,我的靈魂一直在你身邊。


歌詞美不美?
絕對很美!
歌詞對不對?
絕對錯誤!


身為基督徒,我必需要對大家高喊:
這是一首不合基督教信仰的歌!請大家留意!


聖經是沒有萬物有靈那種觀念的。
在聖經裡,人死了之後,也不會變成萬物,而是到天堂地獄去。


新時代運動是非常會包裝的運動。
他們將古老的印度教、很多原始部落宗教的萬物有靈、萬物輪迴的觀念,
用很美麗的歌曲、歌詞、小說、音樂、電影、藝術、、、,來傳遞出去。
我必需坦承,他們的藝術性真的很好,但基督徒假使在這些藝術性裡喪失警覺,那會很嚴重。
因為,那表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認同他們傳遞的觀念,或是看不出他們不合聖經之處。




問題二、基督徒可以被這首歌感動嗎?可以欣賞這首歌嗎?
答:
當然可以!
我們要很小心,不要掉進一種動輒『不可吃、不可摸』的屬靈陷阱裡去。
事實上,上帝給我們很大的自由,使我們可以享受這世界的美好。
沒錯,對基督徒而言,我們時常要記得『這世界非我家』;
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這是天父世界』。
我們同時要保持『這世界非我家』和『這是天父世界』的觀念,這樣我們才不會產生錯誤偏差的信仰。
假使我們只記得『這世界非我家』,那我們很容易走入一些教派那種憤世嫉俗、離群索居的隔離狀態裡去。
假使我們只記得『這是天父世界』,那我們也很容易走入迎合世俗、毫無分別為聖觀念的世俗化狀態裡去。


我們基督徒,可以閱讀『西遊記』,而且可以深受感動。
西遊記是佛教觀念,講的是怪力亂神、邪靈一堆。


我們基督徒,可以讀『楓橋夜泊』,而且可以深受感動。
這首唐詩裡,假使少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種屬於佛教的寺廟、晚鐘的意象,整首詩就喪失了美感。


我們基督徒,當然可以欣賞中國傳統山水畫,而且可以深受感動。
那種圖畫,幾乎大量含有道家出世思想,違反聖經要信徒積極活在人間,盡本分榮耀上帝的觀念。


在藝術領域裡,我們可以欣賞很多東西,可以被很多的美感所感動。
但是,在欣賞與感動之餘,我們依然必需知道哪些是合聖經、哪些是不合聖經的作品表達觀念,而且,我們不能採用這些不合聖經的觀念來變成我們的觀念。
比方說:
我們欣賞西遊記之餘,絕不接納西遊記那種怪力亂神成為我們信仰的內容。
比方說:
我們欣賞千風之歌之餘,絕不接納其內容傳遞的萬物有靈、靈魂化為萬物觀念成為我們信仰的內容。




問題三、教會聚會可以使用這首歌嗎?
答:
我們要很小心區隔兩個領域:
『主日禮拜』以及『團契聚會』。
團契聚會,可以盡量寬容;
主日禮拜,不宜隨便。


團契聚會裡,未必需要是很強的、很正式的敬拜上帝的形式。
它可以很隨興、可以很輕鬆、可以很自由、可以該團契成員喜歡就好。
比方說:
一些很差勁的敬拜讚美音樂在團契聚會裡使用,只要該團契喜歡,倒是無妨。
但用在正式的主日崇拜裡,就非常不佳。


因此,假使團契要使用這首歌來介紹藝術與信仰,團契一起欣賞這首歌的演唱,並無不妥。
假使團契要在聚會中唱這樣的歌,可能不是很合適,畢竟這還是教會,不是自己家中,但也不是絕對不可。
但假使是在主日崇拜中,變成詩班的獻詩要獻給上帝,就嚴重不宜。
我們能想像一個人把自己雕的佛教偶像作品,拿來在禮拜時獻給上帝嗎?


我們要小心這種『分寸』問題,但這卻是現代基督徒,特別是年輕基督徒常常忽略的。




問題四、個人靈修時可以用這首歌來安靜心嗎?
答:
對此,我非常保留。
我們要很小心『藝術欣賞』和『靈修』的重大差異性。
藝術欣賞,可以非常寬廣;
靈修用途,要謹慎挑選。
畢竟,靈修是一種安靜自己內心來與神相會,閱讀上帝話語、禱告的時刻。
這時,不合適用一些非基督教的音樂、異教的技巧來幫助自己安靜心。


我不妨用一個奇特的問題來幫助大家思考:
基督徒合適去佛寺中靈修嗎?
很多人都會說佛寺的氣氛可以使人靜下來,我們也必須承認很多佛寺真的很美,
但是,基督徒就可以因為這樣,然後到佛寺去靈修嗎?
我想,會認為可以的人,可能不會太多。


類似的,當我們使用的是新時代運動的歌曲或音樂時,做藝術欣賞倒無妨,用來作為靈修用途,我真的很不贊成。
事實上,現今太多基督徒已經喪失警覺與分寸,常常只求『有效』,而不在乎是否合聖經,
結果,很多邪術與異教技巧也大量被使用進靈修與禱告來,還不斷在教會中被推廣。
圖像化禱告(視覺化禱告)(visualization)、泰澤靈修,是兩個很知名的例子。
有多少教會牧師、機構、出版社,大量介紹並推廣這樣的邪術與異教技巧?
特別是圖像化禱告,我要很不客氣講,請自己檢查一下自己教會是不是教導這套東西。
目前只要是推崇韓國趙鏞基牧師那套的,幾乎都會引進圖像化禱告,還很高興以為終於找到有效禱告的重大技術,殊不知這是嚴重引鬼上身的危險之舉。




五、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我必須很語重心長講,近代基督徒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而領導風潮的,真的很少。
基督徒除了『福音使命』之外,還有『文化使命』。
傳福音本來就是我們應盡的本分,但是,除了福音之外,我們並不是過一種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的生活。
有基督徒要離群索居、不問世事,請便!
但請別因為其他基督徒看重文化使命,就認為人家不敬虔不屬靈。
事實上,我們要在各行各業、各項領域裡,發揮基督徒所長,提出從聖經看世界的聲音,努力榮耀上帝。


古典音樂有不少好的作曲家,都是敬虔的基督徒。
日本小說家三浦綾子內藏強烈基督教精神的小說『冰點』,可以成為當代暢銷書。
說真的,假使我們基督教裡有創作恩賜的基督徒,能多創作一些好的歌曲、好的文藝、、、、,那該有多好。
我們並不是說基督徒只能窩在基督教領域裡,不能進入世界。
相反的,我們積極鼓吹基督徒進入世界。
但是,很不幸的,現今台面上很多喜歡高喊進入世界的教會與牧師,卻是最不懂世界與信仰分寸的人。
他們所講的「進入世界」,其實是被世界污染與同化:
演唱時穿著露骨做性暗示、引進世界很具爭議的文化進教會,明明就是被世界牽著鼻子走,還以為是進入世界爭取靈魂。
事實上,要進入世界,不表示就必須被世界污染、唱歌時穿著露骨、演唱時做出性暗示的動作。
以『千風之歌』為例,演唱者並不需採用性暗示大跳豔舞,反而規規矩矩唱,歌詞規規矩矩,一樣可以獲得極大的迴響與感動。
新時代運動的創作者,可以創作出這種「乾淨」的藝術作品;
基督徒的創作者,也一樣可以走這種健康正面的路線去進入世界。
盼望上帝幫助我們,能感動許多有恩賜的基督徒,能勇敢進入世界,做出好的作品來榮耀上帝、幫助別人。
不是被世界牽著鼻子走,而是真正帶著榮耀上帝的心志進入世界來領導風潮。



小小羊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I really love all of your sharing. May God bless you and everyone who read it! Keep it up :)
| 檢舉 | Posted by Andy at 2008年12月11日 17:38
關於靈修是否可以使用這首歌來安靜心
我個人的意見是反對
因為我假設發問的人已經知道歌詞的翻譯
而那些歌詞並不會幫助他思想真理、思想神
所以我反對。
況且世上歌曲如此多
它不是唯一選擇
也不一定要聽音樂暖身才可以安靜心~

但如果是沒有歌詞的新世紀類型音樂
我的態度就沒有那麼堅決
畢竟很多流行詩歌的曲調也受了它們影響
音樂與歌詞相較之下
前者比較中性
所以我不會反對

我不知道這類音樂給當事人的影響是什麼
但不妨想想
聽它們的時候
是讓你放鬆呢?還是讓你肅敬?
安靜心有很多種
放空也可以給你安靜心的感覺
但靈修不需要放空
靈修反倒要凝聚

假設你個人情況必需使用音樂
那麼可以考慮
"這首歌是否可以讓我從一開始聆聽的時候
就開始專注思想神?"
(或者是神的救恩、神的屬性、神所行過的奇事、神的話)
若是的話,你照私人的情況就用吧

小小淺見
希望能提供些方向 :)


接著,
我想發表看完這篇文章後想到的兩件事
一是泛靈論與人本神學
二是藝術與"基督徒藝術"
也許有點點衍生出去,並不是那麼完全地呼應文章
請見諒

**
說到泛靈論
我們真的必需很小心
除了小小羊提到的"萬物皆有靈"之外
還有一個危險就是"人人可成聖"

泛靈論常被包裝得很良善、美好
以致於好像給人另一條出路
可以逃避"這世界已全然墮落"的事實
接著很有可能便是"我不需要救贖"的結論

舉個例子

我自己早年蠻喜歡一首歌:
[Imagine] by John Lennon (參考歌詞:http://www.lyrics007.com/John%20Lennon%20Lyrics/Imagine%20Lyrics.html)

英文不好的人不用擔心
總之它主要在講不要殺戮、不要仇恨、不要歧視、不要資本主義...
我們共享一個世界
雖然烏托邦這種想法很不可思議
但請不要停止大同世界的夢想

歌詞聽起來也許很棒
大家要相親相愛
不也是聖經的教導嗎?

話是沒錯
可是真理是很精準的
就算大體上是同個訴求
但只要在細節上小小有點扭曲
那麼它仍舊不是真理

神的話已經告訴我們
以人為本地往內在開發潛力以及人性光輝是行不通的
因為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在我們肉身之中也沒有良善
所以雖然信望愛當中,愛是最大的
但那愛、良善的源頭是獨一真神
而不是墮落的人

現在教會也常摻雜著"對自己說好話,就會有正面力量"的教導
說好話當然是好
但事實是
只有耶穌基督才是 "唯一的" 道路、真理、生命
是我們生命的源頭!
自我催眠、內在力量、想像力、意志力等道路
所仰望的目標是"自我"
而不是神
再美好、再正面
也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
是包裝過後的謊言

真的是要謹慎~


**
此外
關於藝術
這文章提出的歌曲也令我在泛靈論之外思考
"悲劇的淒美"常是"藝術"的基本元素
但基督教精神卻是有盼望地、有奮鬥力地向上看
兩者有本質上的衝突

寫到這,我想起李清照的 [聲聲慢]
那是首絕美無比的宋詞

當時李清照的丈夫已經死了
她獨自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整首詞承載著她孤苦伶仃的絕望悲哀

它苦
但是它美!

不過若以基督教的眼光來看
人生在世即使有悲
在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之後
所指向的仍是奠基於"我知至高者永掌權"的盼望
而非僅結束於"怎一個愁字了得"

所以也許我們比較對藝術有興趣的基督徒很可能會面臨到的一個問題是
所謂"美"的事物常是很人文的、令人無限緬懷、沒有答案
但真理卻比較像是科學
它不夠"浪漫"
結果當我們用真理批判那些藝術的時候
就發現美感被破壞了

所以身為多愁善感的基督徒
我們可能一面對那種消極的美麗產生共鳴
一面又得小心謹慎
以神的話檢視那些美麗的創作
免得自己在耳濡目染之下
漸漸被歪理蠶食鯨吞

這曾是我的掙扎,呵呵...
因為不可置否
有些藝術的美是與基督教價值觀背道而馳的
但美感與真理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啊!!!

不過有次我在團契時間
聽到一位曾經很迷女性主義的契友分享
說她也在文學中迷失過
但有天神透過別人的口
問了她一句話:
"你要怎樣的生命?"
那些女性主義作家雖寫出極出色的作品
但看看她們的一生
有哪個找到答案的嗎?

那天我也同樣被問了這個問題
我要怎樣的生命?

海明威在某個夏日清晨飲槍自盡
他不也是大文豪來著的嘛?
他不是一生風流嗎?
但... so what?

結論是
我要豐盛的生命!
我要神!
雖然我可能因此失去了藝術家的癲狂
但與我主同行
比擁有其他所有一切都好!


(不好意思
結果變成很個人的抒發
小小羊請斟酌
若太無關請刪。)
| 檢舉 | Posted by 馬妞 at 2008年12月12日 16:53
謝謝Andy的鼓勵,讓我很感動,也很受激勵。

在此也感謝馬妞的回應,您回應得很好,我沒有補充的。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8年12月14日 16:5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mlyml 的頭像
    ymlyml

    ymlyml的部落格

    ymlym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