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張昀庭網友所提出的疑問。請各位熱心的兄姊,有空時盡量幫忙回答,謝謝大家。
~~~~~~
請問小小羊
基督徒針對財務自由的觀點
怎樣才是符合聖經的教導?
一般所謂的財務自由
從「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來看,
就是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依然有「非工資收入」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
我的意思是
基督徒對於自己目前擁有的資財
要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可以為了個人喜歡過體面生活而求神賞賜更多嗎?
比如說
求神賞賜累積豐富財富的聰明才智能力
讓自己將來不工作也可以滿足體面生活所需
其實我自己的答案是不行
可是聽很多基督徒都這麼說
所以想聽聽您的見解
>>>當我們使用聖經時,是已經『先接納世界』,還是『先離開世界』?
當我們心中的預設,是對世界的東西『很放心』,而不是對世界的東西『有戒心』時,我們對聖經的使用,還會正確嗎?
是否接受一般財務自由觀點的基督徒
就是小小羊說的這種狀況嗎?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08:26
~~~~~~
~~~~~~
請問小小羊
基督徒針對財務自由的觀點
怎樣才是符合聖經的教導?
一般所謂的財務自由
從「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來看,
就是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依然有「非工資收入」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
我的意思是
基督徒對於自己目前擁有的資財
要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可以為了個人喜歡過體面生活而求神賞賜更多嗎?
比如說
求神賞賜累積豐富財富的聰明才智能力
讓自己將來不工作也可以滿足體面生活所需
其實我自己的答案是不行
可是聽很多基督徒都這麼說
所以想聽聽您的見解
>>>當我們使用聖經時,是已經『先接納世界』,還是『先離開世界』?
當我們心中的預設,是對世界的東西『很放心』,而不是對世界的東西『有戒心』時,我們對聖經的使用,還會正確嗎?
是否接受一般財務自由觀點的基督徒
就是小小羊說的這種狀況嗎?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08:26
~~~~~~
1.
個人認為
基督徒的「財務自由觀」
與未信者的財務自由觀
最大的不同
在於目的以及方法
基督徒財務自由的目的是追求成就神的國度
方法是與神密切交通,按照神的心意去行去實踐
心境是平安的、是沒有擔憂的、是沒有得失的
相反的
未信者的財務自由目的是個人的生活品質提升
方法是按照自己的資源和經驗
心境是計較的、是不停的擔憂的、是得失心比較心很重的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17
~~~~
2.
其實神國度的成就
神有自己的計畫
就看我們有沒有蒙差遣
而不是自己決定要去成就
走在神的前面
而且財務自由是假設未來生活會有所缺乏
沒有人能供應而出發的
這樣的前提
就真理上有很大的問題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30
~~~~
3.
知足,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功課。
人可以有理想,人必須要努力,但是,我們都必須知足。
我們是因為知足了,所以才會有中樂透的夢想嗎?
還是因為不知足,所以才期望這夢想呢?
努力,是人應盡的本分,沒有努力,一切都免談;
但是,努力之後的成果,是上帝的主權,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
對於上帝主權,我們必須心悅誠服。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11:6)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
願上帝幫助大家,能做個知足而敬虔的人。
阿們。
==========================以上轉貼自小小羊
關於買彩卷的回應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44
個人認為
基督徒的「財務自由觀」
與未信者的財務自由觀
最大的不同
在於目的以及方法
基督徒財務自由的目的是追求成就神的國度
方法是與神密切交通,按照神的心意去行去實踐
心境是平安的、是沒有擔憂的、是沒有得失的
相反的
未信者的財務自由目的是個人的生活品質提升
方法是按照自己的資源和經驗
心境是計較的、是不停的擔憂的、是得失心比較心很重的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17
~~~~
2.
其實神國度的成就
神有自己的計畫
就看我們有沒有蒙差遣
而不是自己決定要去成就
走在神的前面
而且財務自由是假設未來生活會有所缺乏
沒有人能供應而出發的
這樣的前提
就真理上有很大的問題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30
~~~~
3.
知足,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功課。
人可以有理想,人必須要努力,但是,我們都必須知足。
我們是因為知足了,所以才會有中樂透的夢想嗎?
還是因為不知足,所以才期望這夢想呢?
努力,是人應盡的本分,沒有努力,一切都免談;
但是,努力之後的成果,是上帝的主權,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
對於上帝主權,我們必須心悅誠服。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11:6)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
願上帝幫助大家,能做個知足而敬虔的人。
阿們。
==========================以上轉貼自小小羊
關於買彩卷的回應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44
| 檢舉 |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0日 12:17
有人說甚麽事情都不做是最屬靈的,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因為屬世界和屬肉體的也可能藉著所謂的靈修培養更高深的靈性,
目的是在事奉世界和肉體。
因此當基督徒將人的靈魂與肉體看成是善與惡的對立,
就不能向那些正在操練敬虔為了要滿足世界與肉體的人傳福音,
因為假如肉體被創造是惡,
敬虔就是靈的敬虔,
肉就可以不敬虔,
結果就是有很多基督徒聚會的時刻靈已經到了,
肉不知道在哪裏。
神是靈,
神不需要受造的物質培養他的靈性,
人的靈是不是可能受到物質與經驗的作用力?
是有這樣的可能,
但是我們不要以為神是以他的創造為惡,
人的靈可能隨從受造者而非創造主,
假如受造的物質可以榮耀神,
為何受造的人不能榮耀神?
所羅門為了榮耀神的緣故建造殿宇,
然而神究竟是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神的殿永遠是屬於神,
神的國不同於世上的國,
塵土仍歸於地,
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阿們!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因為屬世界和屬肉體的也可能藉著所謂的靈修培養更高深的靈性,
目的是在事奉世界和肉體。
因此當基督徒將人的靈魂與肉體看成是善與惡的對立,
就不能向那些正在操練敬虔為了要滿足世界與肉體的人傳福音,
因為假如肉體被創造是惡,
敬虔就是靈的敬虔,
肉就可以不敬虔,
結果就是有很多基督徒聚會的時刻靈已經到了,
肉不知道在哪裏。
神是靈,
神不需要受造的物質培養他的靈性,
人的靈是不是可能受到物質與經驗的作用力?
是有這樣的可能,
但是我們不要以為神是以他的創造為惡,
人的靈可能隨從受造者而非創造主,
假如受造的物質可以榮耀神,
為何受造的人不能榮耀神?
所羅門為了榮耀神的緣故建造殿宇,
然而神究竟是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神的殿永遠是屬於神,
神的國不同於世上的國,
塵土仍歸於地,
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阿們!
出埃及記20:8-9裡說 "當紀念安息日, 守為聖日.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我是不知道 "有「非工資收入」" 是不是可以的.
可是那不能是"在不工作的情況下," 因為這麼做對人是不好的.
人要有工作; ) ...或許有足夠的錢用會使你可以做不賺錢的工作(不見得更輕鬆喔.)
所羅門在傳道書中說 "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2:10b)
"[人]在日光之下, 神賜他一生的年日, 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8:15b)
[雖然他真正的意思是 所經營的一切事 和勞碌所成的功 跟認識+敬畏神比起來都是虛空.]
我是不知道 "有「非工資收入」" 是不是可以的.
可是那不能是"在不工作的情況下," 因為這麼做對人是不好的.
人要有工作; ) ...或許有足夠的錢用會使你可以做不賺錢的工作(不見得更輕鬆喔.)
所羅門在傳道書中說 "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2:10b)
"[人]在日光之下, 神賜他一生的年日, 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8:15b)
[雖然他真正的意思是 所經營的一切事 和勞碌所成的功 跟認識+敬畏神比起來都是虛空.]
| 檢舉 | Posted by Mint at 2008年05月20日 15:26
箴言書關於錢財的教導
論錢財
好的一面 十四4,20 十九4
危險的一面 十八23, 二十八11 二十三4-5
比較方面
道德或敬虔 二十八6 三9-10 三十7-9
簡單歸納三原則
1.賺的誠實
2.用的有智慧
3.給的屬靈
論錢財
好的一面 十四4,20 十九4
危險的一面 十八23, 二十八11 二十三4-5
比較方面
道德或敬虔 二十八6 三9-10 三十7-9
簡單歸納三原則
1.賺的誠實
2.用的有智慧
3.給的屬靈
| 檢舉 | Posted by 路加 at 2008年05月21日 19:39
『財務自由』是一個比較棘手且複雜的主題。
我沒有深入研究,所以無法保證自己所說都是正確,大家聽聽就好。
關於財務自由,我們可以切割成幾個部分來思考。
一、財務自由的理論架構
財務自由是一種觀念,主要是透過『非自己親身工作的其他穩定收入所得』,可以完全使自己財務完全自由,即使失業也完全不影響生活。
任何必須自己親身投入去賺取的,都只是『薪水』,而薪水是有限的。
比方說:
我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後去開計程車,
這樣的話,雖然我有兩份收入,但依然只是兩份『薪水』而已。
因為,這都是我必須自己親身去賺取。
假使我無法親身去賺取,那我就無法取得收入。
事實上,即使身為醫師、律師也一樣,因為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
所以,這都是『薪水』,雖然收入有高有低,但靠這些,是難以達成財務自由的。
要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必須透過『更有效的非本身工作的財富累積』,也就是『投資』,而且必須是『更有效』的投資,而不能僅只是靠放銀行生利息。
而在這種財富的累積裡面,必須靠『長時間的累積』,透過『複利』效果來達成。
換言之,越早、越年輕就開始進行,效果越好。
單單看到這些,我們就會知道,這已經不是很簡單就能說一定對或一定錯那麼簡單,而是必須更小心進行分析了。
以下是一些切割的思考。
二、儲蓄(積蓄)
我們必須承認,財務自由的觀念裡,『儲蓄』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分。
而在聖經中,儲蓄是好的,是信徒應盡的本分。
這部分經文我不多列舉,因為聖經很多。
但是,聖經也提醒,雖然儲蓄是正確,但是,我們不能變成守財奴、以錢為樂、以為上帝就一定會讓我們存到多少錢。
雖然儲蓄是應該,但重點依然是必須時時倚靠上帝、知足度日。
在儲蓄的部分,我們又可以做一些思考:
1.單純放銀行
這是最基本的儲蓄方式,在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裡,主耶穌也嚴厲譴責領受一千的那個僕人連最簡單的放銀行生利息都不肯。
當然,有時經濟不景氣下,銀行利息是零(如過去的日本)。
這時,儲蓄放銀行,就只變成累積本金而已,沒有利息。
但不管有沒有利息,儲蓄至少可以累積本金,這是好的。
2.利息收入
放銀行生利息,就是一例。這時,除了本金的累積之外,還有利息的累積。
另外,像有些人選擇儲蓄險,這類也是類似。
這些,也沒甚麼問題。
3.投資
事實上,假使我們認為『賺取利息』並沒有違反聖經,那麼,事實上,『進行投資』也是一種賺取利息的變形。
我們一樣看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事實上,五千的賺五千,他絕不可能是靠放銀行生利息賺來,而是必須作為本業生產的資本,或是作為投資的資本,然後賺取金錢進來。
基本上,投資賺取儲蓄累積,當然風險會比放銀行高、技術難度也會上升。
但基本上,這也不能說有甚麼問題。
比方說:股票投資、房地產投資,順利的情形下,儲蓄的累積當然比放銀行好。
但是,由於這部分已經不是像放銀行生利息那樣,幾乎不太用花腦筋,而是必須花時間去挑選標的、學習操作、擔心風險。
所以,當這樣的投資已經佔據我們心靈很大的一部分、甚至干擾我們信仰時,這樣的投資就未必合適。
比方說:
短線進出股票市場,會花去信徒很大量的時間、精神與精力,心情也很容易受漲跌影響,這對信仰通常是不利的,對基督徒而言,比較不合適。
然而,挑選良好的股票,進行長期的投資而非短線的進出,這倒比較沒關係。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還是必須因人而異、看個人的信仰與領受狀況而定,無法說『一定可以』或『一定不行』。
但是,某些投資當然是一定不行,如:投資高利貸、投資色情行業、投資賭博、、、。
但整體來說,財務自由的儲蓄部分,並不是甚麼違反聖經的觀念。
相反的,這還相當合聖經,因為,它很強調人應盡的本分,也很反對懶惰(特別是對投資的懶惰)。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11:6)
另外,儲蓄的觀念,也沒有違反聖經的知足觀念。
一個人,可以累積很多財富,但心裡卻可以很知足,一點都不貪心;
一個人,可以很貧窮,但內心卻一點也不知足,反而貪慾極重。
三、理財技術、理財知識
財務自由裡面,很看重理財技術、理財知識的學習。
這部分,未必是不合聖經。
比方說:
一樣是放銀行生利息,有些銀行利息高一些,有些低一些,有些比較安全,有些風險較高,有長期定存、有外幣定存、要存三個月期定存好、還是存一年期定存好、、、。
事實上,這都牽涉到理財的學問。
比方說:
一樣買房子自住,房價是否合理、地段的市場定位、未來是否方便出售、長期趨勢如何、、、。
這些,也都是理財知識。
我不認為放棄一切理智與智慧,在存定存時、在買房子時,完全不作任何分析研究與功課,一切只靠禱告,然後要上帝指明存哪裡的定存、買哪一間房子,這樣才是正確。
事實上,這樣的作法,才是違反聖經、是懶惰而沒盡到本分的表現。
我們在學校讀書時,考試前也必須認真讀書準備,不是嗎?
這才是應盡本分。
至於考試成績,只要盡力即可,這是上帝的主權。
但是,考試前都不讀書,考試時每題都禱告問上帝要選哪一個答案,這絕不虔誠,而是懶惰不盡責。
我們不能效法這個世界,但是這不表示我們都不需去學習這世上的學問。
有很多學問,與信仰的對錯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學習養生之道,學習理財知識,都不是錯。
但是,基督徒不能以為所有的養生之道、所有的理財知識都合聖經,都可以不假思索就吸收,這才是關鍵點。
比方說:
股票的當日沖銷、短線進出技術,這就不太是基督徒應該採取的方式。
事實上,在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裡,上帝要我們努力去盡本分。
這裡面,很多時候,上帝要我們使用理智、智慧,去學習、去規劃,然後才能賺進五千、二千。
使用理智與智慧,並不是錯誤,
但是,完全靠理智與智慧,不倚靠上帝、不尋求上帝引領、不認真遵循上帝聖經話語,這就一定是錯。
四、財務自由的目的
這部分,才是真正比較有問題之處。
基本上,財務自由的觀念,很主要的目的是要讓人能『提早退休』。
問題是,提早退休,之後要做甚麼?
這就很麻煩了。
事實上,很多人希望提早退休,是因為『現在的工作太累,希望退休以後能輕鬆一些,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提早退休之後要做甚麼事?
1.多半是吃喝玩樂。
2.當然,有些人是希望提早退休之後,能達成自己人生過去想做而沒辦法作的夢想,也就是『實現自己夢想』。
3.有些人是希望提早退休之後,去傳福音、讀神學院之類。
理由當然很多,但問題也正是出在這裡。
這些提早退休的理由,是合聖經的嗎?
吃喝玩樂就不用提了,上這不是很正確的。
當然,上帝並不是要我們都不要去吃喝玩樂,因為,聖經要求我們在努力工作之餘,也必須享受上帝所賜予的娛樂。
『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9:9)
另外,年紀大了、無法工作了,這時退休享受清福這倒沒問題。
但問題是,在青壯年階段就退休,不工作而吃喝玩樂,這可不太是聖經所要我們做的。
至於『做自己想做的』、『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說真的,這部分能和上帝國度結合的,其實不會太多。
反而,這部分是標準馬斯洛心理學的觀念,把『自我實現』當成人生最高境界。
但很不幸的,在聖經裡,『榮神益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我實現』的觀念並不是聖經觀念,而且違反聖經『捨己』的觀念。
至於提早退休去傳福音、做聖工、讀神學院、、、。
看來是不錯,但問題是:
我們怎知自己想要去做的服事,就是上帝要我們去做的服事?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服事觀和工作觀,認為現今的工作不是一種服事,要像甚麼甚麼才算。
但事實上,這是錯誤觀念。
任何工作,都是一種『聖召』,是『神聖的呼召』,是上帝交付的任務。
在工作裡,每一個工作,我們只要認真努力,就已經是在服事神,進行『榮神益人』的聖工了。
也就是說,『工作與服事』,本身就已經是一種連結,並不是一種切割,不是我到教會才是服事、我在工作裡就不算。
因此,我們又怎知上帝就是要我們提早退休,去作那些我們自己想要去做的服事?
雖然那些服事也是很好,但問題是,我們怎知上帝就是要我們去做那些服事?
因此,我們要很小心,『提早退休』的觀念,未必是合聖經的。
我不是說絕對不合,但這種觀念,真的要很小心。
以下,回應張昀庭網友的問題與看法:
1. 可以為了個人喜歡過體面生活而求神賞賜更多嗎?
答:
不太應該。
這已經開始有觸犯『知足』、『不看重世人眼中的體面』、『貪心』、『看重世界』的聖經教導的嫌疑了。
另外這也常是掉入錯誤的『成功神學』的觀念裡去。
2. 是否接受一般財務自由觀點的基督徒,就是小小羊說的這種狀況嗎?
答:
不一定。
我前面的文章有做一些舉例說明。
每種狀況,都不太一樣,未必是為了追求人前體面。
3. 個人認為,基督徒的「財務自由觀」與未信者的財務自由觀,最大的不同在於目的以及方法、、、、
答:
本段非常精彩,我完全同意。
4. 其實神國度的成就,神有自己的計畫,就看我們有沒有蒙差遣,而不是自己決定要去成就,走在神的前面。
答:
這部分比較難講。
沒錯,一切都是上帝預定,上帝凡事都有計畫。
但是,上帝確實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引領我們,這包括在我們心中動工,使我們產生念頭與決定,這未必就表示我們做未來規劃就是走在神的前面。
事實上,在尋求上帝心意部分,有一類觀念是:
除非上帝有給我明確指示,否則我會按兵不動。
但是,這是錯誤的觀念,但這卻是很多敬虔教派的觀念。
另一種觀念,則是『積極的預定論』觀念,也就是:
為什麼上帝讓我遇見這件事?是不是上帝要透過我去做些甚麼?
我常用一個例子來講解:
一條船上有三個人,其中一人是回教徒,一人是基督徒,一人信仰不明。
這時,信仰不明的那個人落水了。
回教徒看見了,他說:「阿拉(上帝)如果預定此人會得救,祂就會救他」
所以,他就站在船上看。
基督徒看見了,他說:「為什麼上帝讓我看見這件事呢?會不會是上帝預定要我去救他?而聖經說我們要當救路人的好撒馬利亞人」
所以,基督徒就跳下水去救人。
因此,我們無法說預先進行各種財務規劃、累積、計畫、儲蓄,就一定是走在上帝前面。
確實,有些人在這部分是走在上帝前面,如我前面所詳細分的的觀念。
但是,我們比較不能說這樣的人就一定是走在上帝前面。
搞不好,真的有人確實是上帝要他這樣做的也說不定。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11:6)
這經文已經明確表明出,我們就是該盡本分,至於結果,則由上帝決定。
『早撒』、『晚撒』,都不是跑在上帝之前。
而規劃、計畫、努力,都是正確的,只是我們不能以為上帝就一定會這樣應允而已。
5. 而且財務自由是假設未來生活會有所缺乏,沒有人能供應而出發的,這樣的前提,就真理上有很大的問題
答:
在第4題,我已經引用早撒、晚撒的經文,做過這部分的說明了。
在聖經裡,『規劃未來』、『未雨綢繆』,並不是錯誤,相反的,反而是人應盡本分。
但是,假使認為『上帝一定不會照顧我,我必須一切靠自己』,或是相反的『反正上帝一定會照顧我,所以我都不用預備未來』,二者都是錯誤,都不合聖經。
一個『未雨綢繆』的人,一樣可以是『衷心信靠上帝,不倚賴自己聰明』的人。
以上個人分享,提供參考。
我沒有深入研究,所以無法保證自己所說都是正確,大家聽聽就好。
關於財務自由,我們可以切割成幾個部分來思考。
一、財務自由的理論架構
財務自由是一種觀念,主要是透過『非自己親身工作的其他穩定收入所得』,可以完全使自己財務完全自由,即使失業也完全不影響生活。
任何必須自己親身投入去賺取的,都只是『薪水』,而薪水是有限的。
比方說:
我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後去開計程車,
這樣的話,雖然我有兩份收入,但依然只是兩份『薪水』而已。
因為,這都是我必須自己親身去賺取。
假使我無法親身去賺取,那我就無法取得收入。
事實上,即使身為醫師、律師也一樣,因為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
所以,這都是『薪水』,雖然收入有高有低,但靠這些,是難以達成財務自由的。
要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必須透過『更有效的非本身工作的財富累積』,也就是『投資』,而且必須是『更有效』的投資,而不能僅只是靠放銀行生利息。
而在這種財富的累積裡面,必須靠『長時間的累積』,透過『複利』效果來達成。
換言之,越早、越年輕就開始進行,效果越好。
單單看到這些,我們就會知道,這已經不是很簡單就能說一定對或一定錯那麼簡單,而是必須更小心進行分析了。
以下是一些切割的思考。
二、儲蓄(積蓄)
我們必須承認,財務自由的觀念裡,『儲蓄』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分。
而在聖經中,儲蓄是好的,是信徒應盡的本分。
這部分經文我不多列舉,因為聖經很多。
但是,聖經也提醒,雖然儲蓄是正確,但是,我們不能變成守財奴、以錢為樂、以為上帝就一定會讓我們存到多少錢。
雖然儲蓄是應該,但重點依然是必須時時倚靠上帝、知足度日。
在儲蓄的部分,我們又可以做一些思考:
1.單純放銀行
這是最基本的儲蓄方式,在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裡,主耶穌也嚴厲譴責領受一千的那個僕人連最簡單的放銀行生利息都不肯。
當然,有時經濟不景氣下,銀行利息是零(如過去的日本)。
這時,儲蓄放銀行,就只變成累積本金而已,沒有利息。
但不管有沒有利息,儲蓄至少可以累積本金,這是好的。
2.利息收入
放銀行生利息,就是一例。這時,除了本金的累積之外,還有利息的累積。
另外,像有些人選擇儲蓄險,這類也是類似。
這些,也沒甚麼問題。
3.投資
事實上,假使我們認為『賺取利息』並沒有違反聖經,那麼,事實上,『進行投資』也是一種賺取利息的變形。
我們一樣看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事實上,五千的賺五千,他絕不可能是靠放銀行生利息賺來,而是必須作為本業生產的資本,或是作為投資的資本,然後賺取金錢進來。
基本上,投資賺取儲蓄累積,當然風險會比放銀行高、技術難度也會上升。
但基本上,這也不能說有甚麼問題。
比方說:股票投資、房地產投資,順利的情形下,儲蓄的累積當然比放銀行好。
但是,由於這部分已經不是像放銀行生利息那樣,幾乎不太用花腦筋,而是必須花時間去挑選標的、學習操作、擔心風險。
所以,當這樣的投資已經佔據我們心靈很大的一部分、甚至干擾我們信仰時,這樣的投資就未必合適。
比方說:
短線進出股票市場,會花去信徒很大量的時間、精神與精力,心情也很容易受漲跌影響,這對信仰通常是不利的,對基督徒而言,比較不合適。
然而,挑選良好的股票,進行長期的投資而非短線的進出,這倒比較沒關係。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還是必須因人而異、看個人的信仰與領受狀況而定,無法說『一定可以』或『一定不行』。
但是,某些投資當然是一定不行,如:投資高利貸、投資色情行業、投資賭博、、、。
但整體來說,財務自由的儲蓄部分,並不是甚麼違反聖經的觀念。
相反的,這還相當合聖經,因為,它很強調人應盡的本分,也很反對懶惰(特別是對投資的懶惰)。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11:6)
另外,儲蓄的觀念,也沒有違反聖經的知足觀念。
一個人,可以累積很多財富,但心裡卻可以很知足,一點都不貪心;
一個人,可以很貧窮,但內心卻一點也不知足,反而貪慾極重。
三、理財技術、理財知識
財務自由裡面,很看重理財技術、理財知識的學習。
這部分,未必是不合聖經。
比方說:
一樣是放銀行生利息,有些銀行利息高一些,有些低一些,有些比較安全,有些風險較高,有長期定存、有外幣定存、要存三個月期定存好、還是存一年期定存好、、、。
事實上,這都牽涉到理財的學問。
比方說:
一樣買房子自住,房價是否合理、地段的市場定位、未來是否方便出售、長期趨勢如何、、、。
這些,也都是理財知識。
我不認為放棄一切理智與智慧,在存定存時、在買房子時,完全不作任何分析研究與功課,一切只靠禱告,然後要上帝指明存哪裡的定存、買哪一間房子,這樣才是正確。
事實上,這樣的作法,才是違反聖經、是懶惰而沒盡到本分的表現。
我們在學校讀書時,考試前也必須認真讀書準備,不是嗎?
這才是應盡本分。
至於考試成績,只要盡力即可,這是上帝的主權。
但是,考試前都不讀書,考試時每題都禱告問上帝要選哪一個答案,這絕不虔誠,而是懶惰不盡責。
我們不能效法這個世界,但是這不表示我們都不需去學習這世上的學問。
有很多學問,與信仰的對錯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學習養生之道,學習理財知識,都不是錯。
但是,基督徒不能以為所有的養生之道、所有的理財知識都合聖經,都可以不假思索就吸收,這才是關鍵點。
比方說:
股票的當日沖銷、短線進出技術,這就不太是基督徒應該採取的方式。
事實上,在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裡,上帝要我們努力去盡本分。
這裡面,很多時候,上帝要我們使用理智、智慧,去學習、去規劃,然後才能賺進五千、二千。
使用理智與智慧,並不是錯誤,
但是,完全靠理智與智慧,不倚靠上帝、不尋求上帝引領、不認真遵循上帝聖經話語,這就一定是錯。
四、財務自由的目的
這部分,才是真正比較有問題之處。
基本上,財務自由的觀念,很主要的目的是要讓人能『提早退休』。
問題是,提早退休,之後要做甚麼?
這就很麻煩了。
事實上,很多人希望提早退休,是因為『現在的工作太累,希望退休以後能輕鬆一些,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提早退休之後要做甚麼事?
1.多半是吃喝玩樂。
2.當然,有些人是希望提早退休之後,能達成自己人生過去想做而沒辦法作的夢想,也就是『實現自己夢想』。
3.有些人是希望提早退休之後,去傳福音、讀神學院之類。
理由當然很多,但問題也正是出在這裡。
這些提早退休的理由,是合聖經的嗎?
吃喝玩樂就不用提了,上這不是很正確的。
當然,上帝並不是要我們都不要去吃喝玩樂,因為,聖經要求我們在努力工作之餘,也必須享受上帝所賜予的娛樂。
『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9:9)
另外,年紀大了、無法工作了,這時退休享受清福這倒沒問題。
但問題是,在青壯年階段就退休,不工作而吃喝玩樂,這可不太是聖經所要我們做的。
至於『做自己想做的』、『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說真的,這部分能和上帝國度結合的,其實不會太多。
反而,這部分是標準馬斯洛心理學的觀念,把『自我實現』當成人生最高境界。
但很不幸的,在聖經裡,『榮神益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我實現』的觀念並不是聖經觀念,而且違反聖經『捨己』的觀念。
至於提早退休去傳福音、做聖工、讀神學院、、、。
看來是不錯,但問題是:
我們怎知自己想要去做的服事,就是上帝要我們去做的服事?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服事觀和工作觀,認為現今的工作不是一種服事,要像甚麼甚麼才算。
但事實上,這是錯誤觀念。
任何工作,都是一種『聖召』,是『神聖的呼召』,是上帝交付的任務。
在工作裡,每一個工作,我們只要認真努力,就已經是在服事神,進行『榮神益人』的聖工了。
也就是說,『工作與服事』,本身就已經是一種連結,並不是一種切割,不是我到教會才是服事、我在工作裡就不算。
因此,我們又怎知上帝就是要我們提早退休,去作那些我們自己想要去做的服事?
雖然那些服事也是很好,但問題是,我們怎知上帝就是要我們去做那些服事?
因此,我們要很小心,『提早退休』的觀念,未必是合聖經的。
我不是說絕對不合,但這種觀念,真的要很小心。
以下,回應張昀庭網友的問題與看法:
1. 可以為了個人喜歡過體面生活而求神賞賜更多嗎?
答:
不太應該。
這已經開始有觸犯『知足』、『不看重世人眼中的體面』、『貪心』、『看重世界』的聖經教導的嫌疑了。
另外這也常是掉入錯誤的『成功神學』的觀念裡去。
2. 是否接受一般財務自由觀點的基督徒,就是小小羊說的這種狀況嗎?
答:
不一定。
我前面的文章有做一些舉例說明。
每種狀況,都不太一樣,未必是為了追求人前體面。
3. 個人認為,基督徒的「財務自由觀」與未信者的財務自由觀,最大的不同在於目的以及方法、、、、
答:
本段非常精彩,我完全同意。
4. 其實神國度的成就,神有自己的計畫,就看我們有沒有蒙差遣,而不是自己決定要去成就,走在神的前面。
答:
這部分比較難講。
沒錯,一切都是上帝預定,上帝凡事都有計畫。
但是,上帝確實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引領我們,這包括在我們心中動工,使我們產生念頭與決定,這未必就表示我們做未來規劃就是走在神的前面。
事實上,在尋求上帝心意部分,有一類觀念是:
除非上帝有給我明確指示,否則我會按兵不動。
但是,這是錯誤的觀念,但這卻是很多敬虔教派的觀念。
另一種觀念,則是『積極的預定論』觀念,也就是:
為什麼上帝讓我遇見這件事?是不是上帝要透過我去做些甚麼?
我常用一個例子來講解:
一條船上有三個人,其中一人是回教徒,一人是基督徒,一人信仰不明。
這時,信仰不明的那個人落水了。
回教徒看見了,他說:「阿拉(上帝)如果預定此人會得救,祂就會救他」
所以,他就站在船上看。
基督徒看見了,他說:「為什麼上帝讓我看見這件事呢?會不會是上帝預定要我去救他?而聖經說我們要當救路人的好撒馬利亞人」
所以,基督徒就跳下水去救人。
因此,我們無法說預先進行各種財務規劃、累積、計畫、儲蓄,就一定是走在上帝前面。
確實,有些人在這部分是走在上帝前面,如我前面所詳細分的的觀念。
但是,我們比較不能說這樣的人就一定是走在上帝前面。
搞不好,真的有人確實是上帝要他這樣做的也說不定。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11:6)
這經文已經明確表明出,我們就是該盡本分,至於結果,則由上帝決定。
『早撒』、『晚撒』,都不是跑在上帝之前。
而規劃、計畫、努力,都是正確的,只是我們不能以為上帝就一定會這樣應允而已。
5. 而且財務自由是假設未來生活會有所缺乏,沒有人能供應而出發的,這樣的前提,就真理上有很大的問題
答:
在第4題,我已經引用早撒、晚撒的經文,做過這部分的說明了。
在聖經裡,『規劃未來』、『未雨綢繆』,並不是錯誤,相反的,反而是人應盡本分。
但是,假使認為『上帝一定不會照顧我,我必須一切靠自己』,或是相反的『反正上帝一定會照顧我,所以我都不用預備未來』,二者都是錯誤,都不合聖經。
一個『未雨綢繆』的人,一樣可以是『衷心信靠上帝,不倚賴自己聰明』的人。
以上個人分享,提供參考。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8年05月22日 17:10
`>>規劃、計畫、努力,都是正確的,只是我們不能以為上帝就一定會這樣應允而已。
非常感謝小小羊提出這樣的觀點
只是人性的傾向是
我努力
是因為我認為結果會朝向我所希望的達成
人性當中
是無法存在著
我規劃我努力,但神不按著我希望的成就的
問題關鍵在於
當初的初衷以及規劃
是否有尋求來自神的確據和印證
但是
尋求神的確據也有風險
畢竟罪無法讓我們明辨那些確據是否真的來自神
這樣講起來
我真的不知道有哪個基督徒
其規劃與努力是真的得到神的帶領
非常感謝小小羊提出這樣的觀點
只是人性的傾向是
我努力
是因為我認為結果會朝向我所希望的達成
人性當中
是無法存在著
我規劃我努力,但神不按著我希望的成就的
問題關鍵在於
當初的初衷以及規劃
是否有尋求來自神的確據和印證
但是
尋求神的確據也有風險
畢竟罪無法讓我們明辨那些確據是否真的來自神
這樣講起來
我真的不知道有哪個基督徒
其規劃與努力是真的得到神的帶領
| 檢舉 | Posted by 張昀庭 at 2008年05月26日 09:02
1.只是人性的傾向是「我努力,是因為我認為結果會朝向我所希望的達成」
答:
是的。
但是,這不表示這樣的觀念就是違反聖經。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太26:39)
連主耶穌,也有自己的期望,盼望能不要喝這苦杯。
其實,我們對上帝禱告時,也是如此,不是嗎?
我們當然會希望上帝答應我們的禱告。
不僅是禱告,我們平常的努力,當然也是希望未來能如自己期望的實現。
這並沒有問題。
這屬於聖經中很多的『人的本分』、『用智慧理性去規劃,盡你努力去行』。
2.人性當中是無法存在著「我規劃我努力,但神不按著我希望的成就的」
答:
錯。
事實上,很多信仰好的基督徒,就是這樣的。
我常常講『人的本分,神的主權』,就是在講這觀念。
第一題,就是『人的本分』,人要努力、可以規劃目標。
第二題,就是『神的主權』,我雖然努力,但我順服上帝主權所安排的結果,也願意隨時修正自己原本的規劃,來配合上帝主權的引領。
事實上,主耶穌的禱告,就是很標準的示範: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第一句,就是『人的本分』;
第二句,就是『天父的主權』。
對基督徒而言,只講人的本分,不講神的主權,是嚴重錯誤,會變成靠自己;
而只講神的主權,卻不講人的本分,也是錯誤,會變成懈怠懶惰。
3.問題關鍵在於:當初的初衷以及規劃,是否有尋求來自神的確據和印證
答:
這倒未必。
首先,我必須說,身為基督徒,時時尋求上帝引領,這是應盡的本分。
這部分,是屬於聖經關於『尋求神旨意』的教義部分。
但是,我也要提醒:
不是凡事上帝都會顯明祂的旨意。
事實上,很多時候,雖然我們祈求,但上帝並不會告訴我們祂明確的心意是甚麼,而是要我們透過祂顯明的旨意(聖經),去作分析與判斷。
當尼希米突然被國王問起為何面帶愁容時,當國王問他要甚麼時,尼希米有默禱,但他能在那種情景下,等待很明確的證據和印證嗎?
當時,只有短短幾秒鐘而已。
聖經說尼希米聽到國王說他面帶愁容,就很懼怕。
他在怕甚麼?
因為,那個時代,常有大臣叛變情事,假使大臣面愁容,常表示心裡有鬼,國王常會透過這樣的蛛絲馬跡,認為大臣有叛變之心。所以尼希米一旦答錯,讓國王懷疑他有叛變之心,他馬上會人頭落地。
「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擺酒,我拿起酒來奉給王。我素來在王面前沒有愁容。王對我說:你既沒有病,為甚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於是我甚懼怕。我對王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王問我說:你要求甚麼?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我對王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尼希米2:1-5)
以斯帖面臨滅族危機時,她能等到明確的證據和印證,才能去行事嗎?
事實上,她的作法是很標準的『人的努力,神的主權』:
人的努力:『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斯4:16前)
神的主權:『我若死就死吧』(斯4:16後)
事實上,以斯帖擬出那樣的計畫,當然是經過上帝賜給她的理性、智慧,加上她的信仰,去分析研判之後,做出的決定。
她並不是叫大家為她禱告,等上帝給她明確的證據與印證,然後她才做出決定或進一步處置。
我不是說,我們都不用禱告、都不用管上帝如何帶領。
事實上,上帝有時就是硬扭轉你原先的計畫,這時,你就是要順服、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計畫。
保羅往大馬色路上要去抓基督徒來殺(他原先的計畫),但上帝硬就是中途介入,聖靈光照。這時,保羅當然只能修正原先的計畫,改成順服上帝的計畫。
另外,保羅原本要去亞細亞傳福音(他原先的計畫),但聖靈卻禁止,這時保羅只能中途轉向、順服聖靈引導。
我不相信保羅當初在出發前往亞細亞前,沒有禱告尋求上帝指引與心意。
但是,有時上帝的答案,卻是到半途才出來。
其實,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不是每種事,『都能等待』、或是『都要等待』明確的確據或印證才能去做的。
相反的,很多時候,我們當然要禱告,但是,有時沒有明確的確據或印證,我們也一樣必須做出決定的。
在財務規劃部分,一開始,當然就必須禱告尋求上帝指引。
但是,應盡的本分,如用上帝所賜的理性去蒐集、分析、研判資料,也是必須的。
接下來,假使機會來臨,而上帝又沒有明確阻擋,心中又平安,此時,雖然還不算真正得到明確的證據或印證,依然可以去做。
只是,在做事的過程裡,上帝隨時的引領,我們也必須配合隨時去修正自己。
請參閱:
1.關於上帝旨意的一些分類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846395.html
2.走偏了的『尋求神的旨意』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851379.html
3.奉主的名和神的旨意(轉貼)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118004.html
4.這樣講起來,我真的不知道有哪個基督徒
其規劃與努力是真的得到神的帶領
答:
我們是否可以說,當我們在路上遇到紅燈,也必須禱告詢問上帝,是否必須停下車來?然後一邊用原本速度開車,一邊等候上帝明確證據與印證?
當我們已經停在紅燈前,現在燈號轉成綠燈了,我們是否一樣必須禱告上帝,詢問上帝我可不可以啟動前行?然後等到上帝給予明確的證據與印證,我們才能繼續開車啟動?
事實上,『上帝沒有給明確證據與印證,我們就不能動作』,是錯誤的觀念,不合聖經。
但是,這卻也是很多敬虔的教會所教導的。
其實,如果我們凡事都用這種錯誤觀念去做,我保證我們無法活下去。
因為,連最基本簡單的紅綠燈、肚子餓能不能吃飯、口渴能不能喝水、想小便能不能去廁所、、、,都會寸步難行。
說真的,假使我們真這樣做,很快就會死亡。
其實,也沒有基督徒會徹底這樣做,上帝根本也沒叫我們這樣做。
上帝賜給我們理智。
理智是上帝賜給人類美好的禮物,這是上帝沒有給其他生物的。
上帝賜予,我們就必須好好使用。
雖然,上面那種觀念的教導,並不正確。
但另一種相反,則是完全不會想到上帝、也不會去尋求上帝心意。
某些教會教導,就是這種情形,完全靠理智運作。
這當然也不合聖經、也是錯誤。
身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很努力,用聖經來檢驗很多原本的觀念,然後不斷修正、回歸真理。
真理必叫我們得自由!
在平安裡的真自由。
答:
是的。
但是,這不表示這樣的觀念就是違反聖經。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太26:39)
連主耶穌,也有自己的期望,盼望能不要喝這苦杯。
其實,我們對上帝禱告時,也是如此,不是嗎?
我們當然會希望上帝答應我們的禱告。
不僅是禱告,我們平常的努力,當然也是希望未來能如自己期望的實現。
這並沒有問題。
這屬於聖經中很多的『人的本分』、『用智慧理性去規劃,盡你努力去行』。
2.人性當中是無法存在著「我規劃我努力,但神不按著我希望的成就的」
答:
錯。
事實上,很多信仰好的基督徒,就是這樣的。
我常常講『人的本分,神的主權』,就是在講這觀念。
第一題,就是『人的本分』,人要努力、可以規劃目標。
第二題,就是『神的主權』,我雖然努力,但我順服上帝主權所安排的結果,也願意隨時修正自己原本的規劃,來配合上帝主權的引領。
事實上,主耶穌的禱告,就是很標準的示範: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第一句,就是『人的本分』;
第二句,就是『天父的主權』。
對基督徒而言,只講人的本分,不講神的主權,是嚴重錯誤,會變成靠自己;
而只講神的主權,卻不講人的本分,也是錯誤,會變成懈怠懶惰。
3.問題關鍵在於:當初的初衷以及規劃,是否有尋求來自神的確據和印證
答:
這倒未必。
首先,我必須說,身為基督徒,時時尋求上帝引領,這是應盡的本分。
這部分,是屬於聖經關於『尋求神旨意』的教義部分。
但是,我也要提醒:
不是凡事上帝都會顯明祂的旨意。
事實上,很多時候,雖然我們祈求,但上帝並不會告訴我們祂明確的心意是甚麼,而是要我們透過祂顯明的旨意(聖經),去作分析與判斷。
當尼希米突然被國王問起為何面帶愁容時,當國王問他要甚麼時,尼希米有默禱,但他能在那種情景下,等待很明確的證據和印證嗎?
當時,只有短短幾秒鐘而已。
聖經說尼希米聽到國王說他面帶愁容,就很懼怕。
他在怕甚麼?
因為,那個時代,常有大臣叛變情事,假使大臣面愁容,常表示心裡有鬼,國王常會透過這樣的蛛絲馬跡,認為大臣有叛變之心。所以尼希米一旦答錯,讓國王懷疑他有叛變之心,他馬上會人頭落地。
「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擺酒,我拿起酒來奉給王。我素來在王面前沒有愁容。王對我說:你既沒有病,為甚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於是我甚懼怕。我對王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王問我說:你要求甚麼?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我對王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尼希米2:1-5)
以斯帖面臨滅族危機時,她能等到明確的證據和印證,才能去行事嗎?
事實上,她的作法是很標準的『人的努力,神的主權』:
人的努力:『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斯4:16前)
神的主權:『我若死就死吧』(斯4:16後)
事實上,以斯帖擬出那樣的計畫,當然是經過上帝賜給她的理性、智慧,加上她的信仰,去分析研判之後,做出的決定。
她並不是叫大家為她禱告,等上帝給她明確的證據與印證,然後她才做出決定或進一步處置。
我不是說,我們都不用禱告、都不用管上帝如何帶領。
事實上,上帝有時就是硬扭轉你原先的計畫,這時,你就是要順服、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計畫。
保羅往大馬色路上要去抓基督徒來殺(他原先的計畫),但上帝硬就是中途介入,聖靈光照。這時,保羅當然只能修正原先的計畫,改成順服上帝的計畫。
另外,保羅原本要去亞細亞傳福音(他原先的計畫),但聖靈卻禁止,這時保羅只能中途轉向、順服聖靈引導。
我不相信保羅當初在出發前往亞細亞前,沒有禱告尋求上帝指引與心意。
但是,有時上帝的答案,卻是到半途才出來。
其實,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不是每種事,『都能等待』、或是『都要等待』明確的確據或印證才能去做的。
相反的,很多時候,我們當然要禱告,但是,有時沒有明確的確據或印證,我們也一樣必須做出決定的。
在財務規劃部分,一開始,當然就必須禱告尋求上帝指引。
但是,應盡的本分,如用上帝所賜的理性去蒐集、分析、研判資料,也是必須的。
接下來,假使機會來臨,而上帝又沒有明確阻擋,心中又平安,此時,雖然還不算真正得到明確的證據或印證,依然可以去做。
只是,在做事的過程裡,上帝隨時的引領,我們也必須配合隨時去修正自己。
請參閱:
1.關於上帝旨意的一些分類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846395.html
2.走偏了的『尋求神的旨意』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851379.html
3.奉主的名和神的旨意(轉貼)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118004.html
4.這樣講起來,我真的不知道有哪個基督徒
其規劃與努力是真的得到神的帶領
答:
我們是否可以說,當我們在路上遇到紅燈,也必須禱告詢問上帝,是否必須停下車來?然後一邊用原本速度開車,一邊等候上帝明確證據與印證?
當我們已經停在紅燈前,現在燈號轉成綠燈了,我們是否一樣必須禱告上帝,詢問上帝我可不可以啟動前行?然後等到上帝給予明確的證據與印證,我們才能繼續開車啟動?
事實上,『上帝沒有給明確證據與印證,我們就不能動作』,是錯誤的觀念,不合聖經。
但是,這卻也是很多敬虔的教會所教導的。
其實,如果我們凡事都用這種錯誤觀念去做,我保證我們無法活下去。
因為,連最基本簡單的紅綠燈、肚子餓能不能吃飯、口渴能不能喝水、想小便能不能去廁所、、、,都會寸步難行。
說真的,假使我們真這樣做,很快就會死亡。
其實,也沒有基督徒會徹底這樣做,上帝根本也沒叫我們這樣做。
上帝賜給我們理智。
理智是上帝賜給人類美好的禮物,這是上帝沒有給其他生物的。
上帝賜予,我們就必須好好使用。
雖然,上面那種觀念的教導,並不正確。
但另一種相反,則是完全不會想到上帝、也不會去尋求上帝心意。
某些教會教導,就是這種情形,完全靠理智運作。
這當然也不合聖經、也是錯誤。
身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很努力,用聖經來檢驗很多原本的觀念,然後不斷修正、回歸真理。
真理必叫我們得自由!
在平安裡的真自由。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8年05月26日 17:1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