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想這已經是老調的,但依然很重要,值得時時把握。
在獲得救恩方面,我想大部分的基督徒應該都同意:救恩是耶穌所成就的,是白白的恩典,不用我們付錢的。
不過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權可以選擇接不接受?也就是,選擇要不要信耶穌。
從預定論的角度來講,我想是沒有辦法「選擇」的,
比較白話的說法就是「天生的」,唯一的差異在於時間早晚的問題。
有的人是從小就是基督徒(如英國佈道家司布真),
有得則是死前才悔改(如十字架上的強盜)。
我不是學醫的,不曉得這比喻對不對,但我感覺這就很像是癌症的出現。
例如有的人天生就有家族性遺傳的癌症因子,平常從外表上看起來就跟一般人沒什麼差別,但很可能突然之間,癌症就爆發出來了。像這樣的人,他有辦法選擇要不要罹癌嗎?
這因子是天生的,時候到了就出現了。
我只是用這個比喻來說,被揀選是「天生的」,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而且沒辦法抗拒。
所以,時候到了,預定被揀選的人就會悔改;不被揀選的人,至死也不會悔改。
只是,每個被預定之人的「時候」都不一樣,而且也沒人知道「時候何時要到」。
既然如此,已經受洗的人,會不會再失去救恩呢?
是不是要努力做出好行為來維持救恩,以免失去呢?
我想耶穌也親自說過:「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
不是每個跟隨耶穌的人,都是被揀選的人,正如十二門徒中,也有賣主的猶大。
也就是說,像猶大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救恩,自然也沒有失去的問題。
怎麼知道猶大沒有得到救恩呢?請先看一下以下的經文
馬太福音
26:21 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
26:22 他們就甚憂愁,一個一個的問他說:主,是我嗎?
26:23 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
26:24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26:25 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
十一個門徒都問:「主阿,是我嗎?」,唯獨猶大問:「拉比,是我嗎?」。
猶大跟耶穌並非是「生命之主與被管理者的關係」,而只是人間的關係,所以問法也就不同了。
當然這段不是我特別發現的,這是在唐崇榮牧師的「希伯來書查經講章」之中所提到的。
唐牧師講得更清楚,若想知道更清楚,請按以下連結觀看唐牧師全文: http://www.cef.org.tw/AV/tong/38.html
再回到剛剛的問題。不是每個在教會的人都是預定得救的人。
那預定得救的人會不會失去他的救恩呢?
答案是不會!
彼得曾三次不認主,他因此而失去救恩了嗎?
沒有!
甚至耶穌早已知道,且已經跟他說了。但耶穌沒有說:我知道你會不認我,所以我不救你。耶穌卻是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2)」。
假如救恩是會失去的,那不就表示上帝也不確定我們是不是會得救,還要看我們的行為來決定。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我們至死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在臨死前不小心做了什麼壞事、罵了什麼人,從此前功盡棄、永無翻身之日。
有個笑話說:「從前有個老人平生都很正直,過著聖潔的生活。
有一天天使告訴他:『神很喜悅你,所以讓你死後你可以決定變成任何東西或去天國的任何地方住。但選擇的機會只有一次。』
老人聽了很開心,就在想到底要住在保羅隔壁,還是彼得樓下。
有天老人開夜車,不小心撞上欄杆,摔到山谷下摔死了。
神等了很久都沒有看到老人上天國來,就問天使說:『老人去哪裡了?』
天使就指著山谷中的一堆狗屎說:『那老人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shit(狗屎)!』。
如果救恩是會失去的,不但表示連上帝都沒有辦法掌握我們的生命,而且也會讓我們惶惶度日。
再看彼得與猶大的比較,彼得是被揀選的,所以就算曾三次不認主,他還是不會因此失去救恩;
但猶大本來就沒有得到救恩,所以耶穌對他說:「賣人子的人有禍了!」。
彼得與猶大的差異,
是本質上、地位上的根本差異,
是嗣子與當滅之人的差異。
就好像人與猩猩一般,外表看起來很像,但是智商再低的人,也不會因此而變成猩猩。
因為這是根本上的差異。救恩的獲得與否,和我們的行為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正如經上所記「祂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裏賜給我們的(提後1:9)」。
第二個問題是,我怎知「我」是否得到救恩?
我希望先強調這個「我」字,
因為預定論不是要我們拿來「判斷別人會不會得救」,乃是要我們思考「自己與主的關係」。
我們問的是「主阿!是我嗎?」還是「拉比,是我嗎?」,而非「是他嗎?」。
那我們怎知自己是否得救呢?
那就要看我們自己是否真信了上帝的道,就是「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我看見或聽見了被傳揚之上帝的道,就相信了這道。
但是人聽了道怎麼能信呢?「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羅10:16)」。
人能信道,是因為「本於信,以至於信(羅1:17)」。
這個本於信,豈是人的主動呢?乃是上帝的預定揀選,「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羅9:18)」。
若不是上帝將信的恩典賜給人,我豈能信?
若不是上帝親自藉著聖經啟示自己,人豈能明白上帝的道?
因為上帝的主動施恩(本於信),我才能有這些看似主動,實為因著真道而起的被動反應(以至於信)。
所以,被預定的人,就是相信的人。正如使徒約翰寫信給教會所提到的:「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一5:13)。」。這是上帝施恩保守的證據。
那是不是知道行為與是否獲得救恩無關,就可以不必特地去做好事呢?不,因為經上記著:「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路3:8)。」
唐牧師在「希伯來書查經講章」第38講中,有更好的講論,網頁連結就是上面列出的那一個。請想要有更多瞭解的弟兄姊妹,務必連結過去閱讀。
作者:韋伯
Posted by 韋伯 at 2007年02月22日 02:53
﹡﹡﹡﹡﹡﹡﹡回應本文前請先按此 ﹡﹡﹡﹡﹡﹡﹡
那麼耶穌應該是知道這人最後必要出賣他,
所以不是耶穌揀選了門徒目的是要出賣他,
而是耶穌沒有拒絕猶大跟隨他?
假如耶穌拒絕猶大是不是可以再多選擇一個門徒做更大的事?
現在至少我們知道一件事,
耶穌沒有因為教會合一的聲音讓猶大變成其他人或是讓其他人變成猶大,
這明白顯示神的預定的主權是不能被動搖的。
猶大出賣耶穌是因為讓魔鬼進入他心裏,
而不是上帝要猶大出賣耶穌,
所以不是魔鬼的旨意勝過上帝的旨意,
而是猶大否認上帝的良善卻隨從魔鬼的罪惡。
耶穌基督是不是相對的道德模範呢?
耶穌基督是不是需要滿足世界的宗教對於聖者的要求?
不需要。
耶穌基督只需要遵行天父的旨意,
世界的宗教所為何事本來就不是神的旨意,
宗教的本質就是人以善行建立功德,
基督教的本質卻不是如此。
感謝上帝!
不是為著魔鬼感謝上帝,
而是為著真理感謝上帝。
經上只記著是魔鬼將那惡心放進去猶大的心裏,
沒有說是上帝預定要猶大滅亡就不能有善心,
所以不能說猶大被創造之前就被預定不能行善只能作惡。
但是猶大被魔鬼試探的時候又沒有能力行善只能作惡,
這是因為他完全拒絕了主耶穌基督的救恩卻以自己的自由選擇墮落,
這表示上帝的旨意是給猶大自由卻不是要他出賣耶穌而是要他跟隨耶穌,
因此主耶穌揀選猶大作他的門徒目的不是要猶大出賣他而是要成就上帝的善良
的旨意。
為甚麼猶大不要作基督的門徒卻要作魔鬼的門徒?
貪財是最大的原因,
假如猶大不貪財今天基督教是不是又改觀了?
這好像是在問假如以色列不拜偶像是不是就不會分裂甚至亡國?
這些都是超越歷史事實的問題,
但是當有人問起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可以回答,
因為上帝的寶座在於永恆,
我們如果生活在暫時界又不能明白上帝永恆的心意,
這種問題就真的回答不出來了。
朋友們,
上帝本為善,
上帝創造人的旨意也是良善,
那些被預定要墮落又得不到救恩的人還是自取滅亡,
有人要問那麼從來未曾聽聞福音又從來沒有機會聽見純正的道理的人,
是要得救還是要滅亡?
這個問題我要這樣回答,
上帝絕對不會預定誰得救最終卻落空使人滅亡,
那些被預定要得救之人無論居住在甚麼地方上帝絕對有完全的智慧與能力救拔
他們脫離陰間的罪惡與死亡的權勢,
這才是基督徒傳福音的信心來源。
也就是說神的主權不會與祂的公義、慈愛、聖潔、信實、良善的屬性相違背,
基督徒不需要也絕對未曾被許可違背神的這些屬性卻說是在傳福音,
當我們在論神的主權的時刻並不表示我們一定是在講神的審判,
保羅說他與主同釘十字架,
表示保羅的罪連同肉體的邪情私慾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保羅死是與主同死活是與主同活,
保羅真實經歷到神的主權使福音的大能臨到他的身上,
唯有靠著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寶血保羅的罪被洗淨,
顯然保羅的任何善行都不足以被稱為是得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