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韋伯弟兄在失戀後的分享,寫給在感情困擾中的弟兄姊妹。




前一陣子與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心中極其難過。
當下恨不得拋棄一切,只願將對方的心喚回。
在過程中,非常痛苦。
也不禁呼喊「神阿,請可憐可憐我吧」。
痛苦的經歷非常地真實,不是想像,乃是實實在在地黏附在自己身上甩不開。
讓自己更深切地體會到什麼是眼淚、什麼是無力、什麼是虛空,茫然無所措。
但是就在痛苦中,卻也發現自己的心裡深處有個細微的聲音提醒自己:


「數算上帝的恩典」


是啊!上帝在過去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保守著自己。
不論成功的事、失敗的事,上帝莫不藉著這些事情來教導自己。
過去如此,現在、未來定也如此。


上帝攝理宇宙萬有,沒有一件事不在祂手裡。
沒有一件事不在祂的命定之中。感情也是。
祂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最美善的。
因為神就是愛,祂也愛祂的嗣子並管教所收納的兒子。
每一件事情都有祂的意旨,以及自己所需要學習的功課。
當下未曾看見,但過後總會明白。因為神的時間永不錯誤,神的旨意必定成就。
我只要安安靜靜地信靠祂: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 25:12)
上帝必指引我的腳蹤行。
縱使過程焦急、痛苦、心中憂慮,但是上帝仍一步一步帶領,祂看見我的遠方。
我要信靠祂,相信祂的眼睛。


藉由這次分手的經驗,也得以重新釐清自己對感情的態度與未來的期待。


過去以來,自己對於交往這件事的態度上,一直帶有某種"嚴肅"的色彩。
認為交往的對方定是自己心中最特別、也是唯一的人。
乃是與自己共伴扶持往前同行的伴侶,「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 4:9)
所以對自己來說,必定是以專一的態度來相處。
這不是外在的要求,乃是自己心中的承諾。


交往,就要認真。因為這是婚姻生活之前的預備。


婚姻是神聖的。神聖,乃是不可輕慢隨便的意思。
神聖之處就在於極其慎重的兩人,在神面前所立的約定。這樣的約定有多麼慎重呢?
慎重到對自己而言,絕無反悔毀約的餘地,至死為止。
「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開」(可 10:9)


因此,若交往生活為婚姻生活的預備,
那為什麼說是心中的承諾呢?這裡有兩層意思。


一從消極面來看,承諾是對自己的約束。
交往與婚姻不同,沒有如同婚姻一般的責任及約束力。兩者有其界線。
交往是可以隨時終止關係的,也是不穩定的。
尤其是在熱戀期轉換的過程中,更是容易出現「沒有感覺」的情況。
因此,承諾,乃是告訴自己不要輕易地動搖、心猿意馬。
也約束自己在交往過程中,不要跨過交往與婚姻之間的界線。


二是從積極面來看,承諾是學習的持守。
在生活之中,兩個人一起面對未來。
因此自我承諾,要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愛對方。
在「真愛無敵」的熱戀期的時候,要一起同行是容易的。或暫時收斂自己的習性,是容易的。
但是當熱戀期過了之後,就是在平靜中學習著什麼是「愛」的時刻。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林前 13:4、7)
也學習調整彼此的生活、互相搭配。相互付出。
學習是困難的,承諾就是告訴自己不要輕易放棄。
不要輕易地以「沒有感覺」為理由,而改變初衷,放棄學習在感情中的責任。
那麼,要學習什麼樣的付出呢?就是 "捨己"。


既然交往是婚姻前的預備,那就以夫妻相處之道做為學習。
「作丈夫的,要愛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
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弗 5:25、28、29)


因著愛而捨己,如何表現呢?
乃是願意將對方擺在自己心中重要的位子,以兩人角度來思考,並願意為對方而做出犧牲。
犧牲,不是電影或故事裡那種遇到天災人禍那種壯烈犧牲生命才叫「犧牲」。
而是在日常生活裡面的大大小小事情,願意停下來思考兩個人要如何一起面對。
這不是單單只為了對方,也是為了自己。
藉由大大小小的事情,來測試自己是否願意學習付出;也查考對方是否可為同心同行的伴侶。


這些約束都對自己的要求。也僅對自己要求。
只有自己能夠盡可能地做到時,
這樣的愛就會吸引對方心甘情願地跟隨,並且同樣地願意捨己、付出愛,「快跑跟隨」(雅 1:4)
這是正向循環。
情感中的付出,最理想的狀態乃是均衡的。即彼此都抱有相同的態度。
在以弗所書中提到:妻子要順服丈夫;丈夫要為妻子而死,兩人乃是一體的。
這就是彼此願意捨己的均衡表現。


所以,既然自己認真地付出,那接受自己付出的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就非常重要了。


在感情生活中,不論是交往或婚姻,都要態度認真,與付出。
那麼,也必須要對方配得,或說值得得到自己的付出。
如果自己認真的,也需要對方是值得自己這麼做的。
最基本的,也是對方必須是以認真的態度以對。這是最基本的平等原則。
所以談付出,不代表就是矇著頭做,一相情願地做。需要有智慧,要用腦袋思考。
要思考:對方是不是適合、是不是認真、個人的本性為何?等等。
時常思考這些問題,把問題放在心上。
畢竟對方是要長時間與自己同行的人,是旅程中最重要的伴侶。
即便是送禮物,我們都會考量收禮的人是不是夠格拿這禮物。
更何況是比禮物更貴重的愛。不是更值得時常思考嗎?
因此交往的過程中,要時常保持著「溫暖的心、冷靜的腦」


既然要認真以對,最初選擇就必須要慎重。
因此需要認真查考彼此,不可輕率。
然後以認真的態度交往。
交往也是一個深入瞭解與思考的過程。瞭解彼此的優缺點。
然後在更謹慎地考慮,是否進入婚姻。
一層一層,越發嚴肅謹慎地查考與禱告。
然後將一切都交托給上帝。
不論結果如何,心中仍保有「即或不然」的信心。


我想,態度嚴肅、純一地兩人經營感情生活,雖然看起來似乎限制很多,
但這也是單屬兩人、最美的快樂。越是認真,反而越發甜美。
然後會發自內心地讚美對方:「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創2:23)
「良人屬我,我也屬他」(雅 2:16)。





韋伯

謝謝韋伯弟兄的分享,我經過幾次失敗的戀愛,看這篇文章更有同感,回頭看看那所謂"失敗"的戀愛,其實都不是失敗了。
曾聽過一位牧師說,一對伴侶深愛著對方像那滿出水缸的水一般滿溢,可惜水始終是水,惟有基督的介入,方能使那水變為香醇的美酒。(約翰福音2:1-11)
我們因為認識耶穌基督,就更樂意將婚姻的事交在祂手中,因為水始終是水,但在主裡的人的婚姻要像美酒那般甘醇香甜。
| 檢舉 | Posted by Dorothy at 2011年04月9日 10:56
昨天補習回家,看到幾位弟兄姊妹的鼓勵,和這篇新文章,因為看到就一直哭,沒辦法鎮定好好地回。今天主日聚會完鎮定許多,才又上來看看。

韋伯弟兄這段分享有點醒我一些事情---所以談付出,不代表就是矇著頭做,一相情願地做。需要有智慧,要用腦袋思考。即便是送禮物,我們都會考量收禮的人是不是夠格拿這禮物。更何況是比禮物更貴重的愛。

我雖然不配得講「對方夠不夠格收這禮物」,因為自己也不是太好的姊妹,22歲以前不認識主,相較於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姊妹,完全是很濫啊,神恨惡的事沒有一件沒試過。

選擇配偶上,頭腦一直很昏昧,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很倒楣(應該也要怪自己)我的感情觀念很古典,覺得女人就應該25-26歲結婚,要工作是為了養活自己和家庭的安定,所以拚命努力念書考公務員。但就是分不清何謂「男友」何謂「可能會結婚的對象」一律都假想我可能會和他結婚,所以煮飯給對方吃,等到交往一兩年,對方原形畢露,才發現我看錯人,之後的處理,曾有果斷離去,一直想給他機會去學習成熟的是這一個基督徒男友。

相處的過程,我曾寫過回憶在其他的私人空間,看過的朋友,都勸我離開他:說我的付出太多,相較於他的毫不用心,說我可以忍兩年實在很誇張。

但坦言,因他我信主,我感謝主的憐憫,就算分手了,我也不會回頭拜偶像,因為經歷到主的可靠。(那些偶像只會講:看你的福分)

他的消極不配合,讓我必須學習調整自己,和他協商,配合他,雖然別人看我很心疼,很不值,但因為在基督徒配偶未違反絕對真理的前提下,配偶好壞就如同物價一樣,完全是相對感受(比方說,在天母住久了,去臺北縣買水果都覺得超便宜)若主只是讓他帶我信主,未帶我們結婚,以後主給我的配偶,表現只要比他好0.1,我就會覺得非常好了,相對容易滿足。
| 檢舉 | Posted by 潔明 at 2011年04月10日 21:37
潔明姊妹平安

你真的很勇敢,我要考慮很久才敢寫下我自己的經歷,因為實在想跟你說......我們是神用獨生愛子重價贖來的,你在神的眼中何等寶貴,我們要在神的面前謙卑,但請不要自卑。

我因為在婚姻中受苦而尋求神,大概和你一樣的年紀信主(所以"何時"結婚不是幸福的保證),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而且長達十數年之久。

以前我只會埋怨神,但最近我再回顧過去竟然覺得:如果我必須透過這段痛苦的經歷才能認識神,那麼即便重來,我還是要做一樣的選擇(受苦=>認識神),因為相對於神的美好,那苦楚看起來至暫至輕、微不足道了。

我信主前也做了很多神不喜悅的事,甚至信主後也還是會犯,我不敢說自己現在是好姊妹,但我努力做個好姊妹,也許自己很多德行真的不如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姊妹,但我相信在神眼裡,我不比他們沒價值。

之前選擇的配偶,眾人皆認為我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我只有失敗的經驗,不敢給你什麼建議,但我相信只要敬畏神,我會愈來愈有智慧。也曾很希望能再婚,但我跟神說,如果這不是祂的心意,請祂幫助我讓這樣的渴求消失,沒多久,也就清心了……我不知道未來如何,但立定心意要順服神,也相信無論神的安排是什麼,都是對我最好的。

希望我的分享能安慰你。
| 檢舉 | Posted by 多加 at 2011年04月10日 22:23
「約會是邁向離婚之路的開始!」
這句話是唐崇榮牧師的教導。


韋伯的分享中,尤其倒數第二段的幾個辭,我很喜歡:

交往,就要認真。
神聖,乃是不可輕慢
............
查考彼此,不可輕率;
以認真的態度交往;
越發嚴肅謹慎地查考與禱告。


情侶約會的目的何在?
無非想要快樂,要歡笑,要輕鬆;

萬一兩造想要輕鬆卻分不清界線,輕佻、輕率與輕浮就趁隙而入!
自由過度,就是自殺!(這句話是真的)
所以說,約會是邁向離婚之路的開始。
真理、生命何價?輕鬆又何價?
有了真理和生命,我還追求什麼輕鬆呢?


不約會?那怎麼可能踏入婚姻呢?以下是我的體會。


內人的身裁,由長或由寬來看,都不驚人,面貌普通;
我娶她的原因如下:

第一,有可信的介紹人。
上帝就是可信的介紹人,如此雙方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非常接近,這就夠了;
所以說,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

第二,雙方都在教會有服事。
服事神,心中有喜樂,就不看重外出約會尋找快樂。
只看對方在教會的服事,敬虔到何程度?
內人是主日學老師,我是看堂打雜;雖然兩人不在同一個教會!
水漲船高,看到對方愛主愈深,就希望自己更愛主!相差很遠的兩個人是不可能看對眼的。

第三,處事原則---「榮神益人」。
做每件事,把握此原則,令對方感動、認同,何需要單獨外出約會買花感動她?


上帝如何將夏娃領到亞當的面前,難道不會將你的配偶領到你面前嗎?

未婚的你,只要專心服事神,於服事中等待,就夠了。

吳sir
| 檢舉 | Posted by 吳sir at 2011年04月12日 12:43
吳sir

上帝如何將夏娃領到亞當的面前,難道不會將你的配偶領到你面前嗎?

未婚的你,只要專心服事神,於服事中等待,就夠了。


說的真好提醒單身的我
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薇婷 at 2011年04月13日 02:04
謝謝韋伯的分享!看了於我心有戚戚焉~

因最近也剛跟交往對象分開不久,心中的難過無法言喻。
經過思考,發現自己有許多需要調整的地方!
也許是上帝幫我上了一課,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
在交往過程中,彼此的信任、包容與接納是很重要的。

上了很多婚姻輔導的課,也很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的經營感情婚姻。

並希望能用自己的經歷去幫助別人。
| 檢舉 | Posted by 優雅的紫 at 2011年04月14日 01:32
to 吳sir弟兄:

平安

很想請問哪邊可以看到唐牧師
「約會是邁向離婚之路的開始!」
的那篇講道

因為 如果唐牧師的意思是男女朋友不應該約會
那請問要怎樣看待雅歌書中 所羅門與牧羊女的約會呢?

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花蓮學子 at 2011年04月14日 17:47
唐牧師和康牧師類似,常會有『誇張語法』。
事實上,主耶穌講道時,也常會有誇張語法的使用。
這都是為了幫助信徒更強烈記住一些觀念而已。
因此,對於誇張語法的內容,在進行解讀時,要稍微知道這只是誇張用法,不是『全面性』教導,只是用在『某些狀況』而已。

約會是邁向離婚之路的開始,
這種誇張的語法,重點是用來表明:
錯誤的婚姻,當然很容易就會離婚。
而錯誤的婚姻,在這時代,幾乎都是從約會開始的。

這不是說我們就不能約會!
而是要注意,不要讓兩情相悅沖昏了頭,讓眼睛被蒙蔽、讓自己做出錯誤行為。

我舉個例子好了:
很多人兩情相悅,結果對方一切缺點全部都視若無睹、硬加合理化。
看見男生喜歡追逐名牌,就說那是品味好,卻不肯面對奢侈揮霍的可能性;
看見男生出手闊綽,超過自己收入,就說那是大方,卻不肯面對沒有責任感、奢華浪費的可能性;
看見男生打女友,就說那是愛我,他是一時衝動,卻不肯面對對方根本就是家暴者的可能性。
這樣的約會與戀愛,寧可免了算了!
因為,這種約會,連算命都不用,我都可以先當所謂「先知」,預言他們婚姻的失敗、離婚的收場(假使他們是未信者的話)。

良好的約會,是上帝給的恩典,我們可以放心享受的,不用擔心。

吾sir的重點並不是叫大家不要約會,而是要注意重點。
信仰與德行才是重點,不要為約會而約會。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1年04月14日 18:03
不是故意的
但有時誇張法真的好難理解
常會被嚇到>< 然後冒出很多疑惑
因為心中真的是很重視真理呀~
| 檢舉 | Posted by 花蓮學子 at 2011年04月14日 20:48
我信主的原因,也是因為經歷了一段失戀的過程,距今半年了,初信的時候真的很希望前女友能夠因為我的改變而復合,但現在看見這篇文章,不免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有一點小小的失落,但是因為相信主的旨意是美好的,所以因著祂能夠堅固及保守我的心

現在的我知道單身是個預備、調整的時間,是另一種祝福,所以就在這一段難得的時機更親近神囉^^

如果我沒有經歷過這段感情的傷痛,我想我也不會回到祂的面前吧!!
| 檢舉 | Posted by 咖啡渣 at 2011年04月19日 13:11
我在剛踏入大學還不是很懂事時,也一頭栽進了一段不成熟的感情
沒有成為男女朋友的承諾,在相處上也沒有分清楚界限(友誼/情侶)
最後對方一沒有感覺就離開,而我在無數的日子裡暗自療傷…
雖然日後有機會又成為好朋友,但受他的影響依舊極深(很多價值觀方面)
無論是情感上的、或是信仰上的,還有對人、對自我認知上都有不少不好的影響…
後來…我決定先與對方分開…暫時不接觸(雖然我不知道這決定是不是對的)

自從我的一位朋友推薦我來這園地後,從文章裡一點一滴重新建立正確的信仰…也正學習用新的眼光看待人、自己、還有感情…等
真的謝謝你們每次的分享(與教導)…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ssu at 2011年04月19日 16: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mlyml 的頭像
    ymlyml

    ymlyml的部落格

    ymlym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