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思佳的鋼琴演奏曲聖樂創作。盼望能在夜深人靜時,幫助大家將心靜下來。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a?id=a43ed20f7b244cd18c78acba6551925e001
感動我的經文正是哈巴谷書3:17~19的這段經文: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
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
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
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
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這也是我對教會一窩蜂迷惑於成功神學的感慨與無奈
以音樂來作一種思緒的傳遞吧!
最近剛好看到一位中學生在寫一本書的讀書報告(請看以下連結)
內容令我十分憂心
請各位弟兄姊妹、尤其身為教會青少年輔導的也能關心留意一下
您身邊的青少年是否也正受這些思維的感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RbIY0HsB4&feature=related(鼓吹活出美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J6iD6p9r4(你可以成為你所想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kr1RmrgJUA&feature=related(觀想的技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lPU2whdXQs&feature=related (倡導積極思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R66Ws8zu-0&feature=related(致富秘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9MVqL8GGlQ&feature=related(書的廣告)
青少年很可能把這種有違聖經教導的暢銷書當成勵志書籍閱讀,
因為它會在當中夾雜些許有道理的話讓他們置信不疑,
最後就一點一滴的接受牠了
那些都是充滿新紀元運動的思想,夾雜許多現代心理學的影子
教導人們如何用「觀想」來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不斷的告訴人們~靠你“自己”甚麼都能達成!
果真如此,他們將不再將榮耀歸給神
因為它引導人們相信一切靠自己就能心想事成
言下之意,慢慢操練~到最後自己就是自己的神了!
我覺得這真的很像成功神學派牧者講的那套
但你可以發現他們想「活出的美好」不是神要你活出的那種美好
他們想要的「人生標竿」也不符合神要我們追求的那種人生標竿
他們一心追求的「境界擴張」,說來說去還是在談今生的成功興旺
越來越多鼓吹「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的成功神學講道、書籍出現在教會
當然這些還會再套上一些「屬靈術語」來讓你聽了安心囉!
然而他們的賣點幾乎大同小異!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有一些換湯不換藥的“熱門商品”出現在教會
真的求神讓我們都能十分儆醒
因為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a?id=a43ed20f7b244cd18c78acba6551925e001
感動我的經文正是哈巴谷書3:17~19的這段經文: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
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
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
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
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這也是我對教會一窩蜂迷惑於成功神學的感慨與無奈
以音樂來作一種思緒的傳遞吧!
最近剛好看到一位中學生在寫一本書的讀書報告(請看以下連結)
內容令我十分憂心
請各位弟兄姊妹、尤其身為教會青少年輔導的也能關心留意一下
您身邊的青少年是否也正受這些思維的感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RbIY0HsB4&feature=related(鼓吹活出美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J6iD6p9r4(你可以成為你所想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kr1RmrgJUA&feature=related(觀想的技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lPU2whdXQs&feature=related (倡導積極思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R66Ws8zu-0&feature=related(致富秘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9MVqL8GGlQ&feature=related(書的廣告)
青少年很可能把這種有違聖經教導的暢銷書當成勵志書籍閱讀,
因為它會在當中夾雜些許有道理的話讓他們置信不疑,
最後就一點一滴的接受牠了
那些都是充滿新紀元運動的思想,夾雜許多現代心理學的影子
教導人們如何用「觀想」來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不斷的告訴人們~靠你“自己”甚麼都能達成!
果真如此,他們將不再將榮耀歸給神
因為它引導人們相信一切靠自己就能心想事成
言下之意,慢慢操練~到最後自己就是自己的神了!
我覺得這真的很像成功神學派牧者講的那套
但你可以發現他們想「活出的美好」不是神要你活出的那種美好
他們想要的「人生標竿」也不符合神要我們追求的那種人生標竿
他們一心追求的「境界擴張」,說來說去還是在談今生的成功興旺
越來越多鼓吹「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的成功神學講道、書籍出現在教會
當然這些還會再套上一些「屬靈術語」來讓你聽了安心囉!
然而他們的賣點幾乎大同小異!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有一些換湯不換藥的“熱門商品”出現在教會
真的求神讓我們都能十分儆醒
因為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現在再重聽一次當時的即興,發現為了保留即興的感覺所以沒甚麼修飾,加上用電子合成器彈,有些觸鍵自己不太滿意,既然已PO出過,請大家多包涵囉!
| 檢舉 | Posted by 思佳 at 2008年07月22日 16:02
近來逛書店,我看到運用"觀想"作為勵志手段的書籍越來越多。
勵志書籍越來越多、越來越紅,或許正是反映現今社會的人
越來越苦悶,感到沒有出路與不知道方向。
因此,這類「追求自我」「實現自我」也就越來越多。
不過在這類書之中,混淆了正面思考與「觀想」手法。
就我所知,運用觀想手法的書籍有:秘密、有錢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我想,正面思考與觀想,還是需要做一點區別的
正面思考指的應是積極樂觀面對困難的思維與態度;觀想則是在心中幻想一幅清晰的畫面,相信某種神秘的力量會幫助你完成。
從這角度來看,
對於一個常自我否定、歸責外界的人來說,若勵志書籍能幫助他轉換自己的思維,逐漸養成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我想這是好的。
不過如果在設定未來目標、願景時,卻是採用觀想的方式,我以為這就已經貼近玩火邊緣了。
但是在勵志書籍中,這兩樣有時是搭配混用的。
勵志書籍的公式是:
1.先分析診斷病症:說明負面思考的類型與表現
2.提出應該改變想法,讓自己培養出正面思考的習慣與觀念
3.如何行動:教你設定願景激勵自己,努力達成目標,自我實現
4.如何使願景有激勵功效?使之在你腦海中成形,看起來像是真的。
通常會將觀想手法偷渡進來的地方,常常就在第4點的部分。
即闡述"天助自助者"的原理。
不管是將"天"稱之為:念力、宇宙、心靈力量、能量...
都是在說明:只要你相信,就一定會有一股力量來幫助你實現它。
關於這一點,若是出現在"心靈成長"類的書中,我們可以很容易辨識出來。
不過若是勵志書籍,則常會散見在內文處,較不容易察覺。
尤其是當我們被前面所鋪陳的道理所說服後,很容易也將毒藥給吃下去。
因此我以為在看這類書時,仍要把握幾個重點
1.這是天父世界,我們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馬10:29)
不論麻雀是否掉在地上,都是在上帝的手中,都是上帝的意念。我們的失敗或成功,也是如此。
我們"盡人事、聽天命"--積極去做是我們的義務;事情成功與否是上帝的權力
「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17:10)
2.深察自己的核心價值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
我們花一生要追求的是什麼?追求健康、財富、豐富異性關係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想獲得什麼?我們的願景傳達了內心深處的何種價值?
3.神愛我們--祂的嗣子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那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道理」(林前2:2)。
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與這福音,有什麼關連?
我認為積極、正面的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仍是需要的。因為我們要善盡管家的工作,積極地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
但是這應該與福音相連結,才不會失焦。
我們培養正面思考、我們改進自己的缺點
但我們仍與基督相連。
認識神,才能認識自己。
因此對上帝與祂的話,有更深的認識,就是避免中毒的最好方法。
勵志書籍越來越多、越來越紅,或許正是反映現今社會的人
越來越苦悶,感到沒有出路與不知道方向。
因此,這類「追求自我」「實現自我」也就越來越多。
不過在這類書之中,混淆了正面思考與「觀想」手法。
就我所知,運用觀想手法的書籍有:秘密、有錢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我想,正面思考與觀想,還是需要做一點區別的
正面思考指的應是積極樂觀面對困難的思維與態度;觀想則是在心中幻想一幅清晰的畫面,相信某種神秘的力量會幫助你完成。
從這角度來看,
對於一個常自我否定、歸責外界的人來說,若勵志書籍能幫助他轉換自己的思維,逐漸養成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我想這是好的。
不過如果在設定未來目標、願景時,卻是採用觀想的方式,我以為這就已經貼近玩火邊緣了。
但是在勵志書籍中,這兩樣有時是搭配混用的。
勵志書籍的公式是:
1.先分析診斷病症:說明負面思考的類型與表現
2.提出應該改變想法,讓自己培養出正面思考的習慣與觀念
3.如何行動:教你設定願景激勵自己,努力達成目標,自我實現
4.如何使願景有激勵功效?使之在你腦海中成形,看起來像是真的。
通常會將觀想手法偷渡進來的地方,常常就在第4點的部分。
即闡述"天助自助者"的原理。
不管是將"天"稱之為:念力、宇宙、心靈力量、能量...
都是在說明:只要你相信,就一定會有一股力量來幫助你實現它。
關於這一點,若是出現在"心靈成長"類的書中,我們可以很容易辨識出來。
不過若是勵志書籍,則常會散見在內文處,較不容易察覺。
尤其是當我們被前面所鋪陳的道理所說服後,很容易也將毒藥給吃下去。
因此我以為在看這類書時,仍要把握幾個重點
1.這是天父世界,我們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馬10:29)
不論麻雀是否掉在地上,都是在上帝的手中,都是上帝的意念。我們的失敗或成功,也是如此。
我們"盡人事、聽天命"--積極去做是我們的義務;事情成功與否是上帝的權力
「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17:10)
2.深察自己的核心價值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
我們花一生要追求的是什麼?追求健康、財富、豐富異性關係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想獲得什麼?我們的願景傳達了內心深處的何種價值?
3.神愛我們--祂的嗣子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那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道理」(林前2:2)。
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與這福音,有什麼關連?
我認為積極、正面的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仍是需要的。因為我們要善盡管家的工作,積極地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
但是這應該與福音相連結,才不會失焦。
我們培養正面思考、我們改進自己的缺點
但我們仍與基督相連。
認識神,才能認識自己。
因此對上帝與祂的話,有更深的認識,就是避免中毒的最好方法。
| 檢舉 | Posted by 韋伯 at 2008年07月23日 08:34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