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goes網友所提出的問題,請各位熱心的兄姊,有空時盡量幫忙回答,謝謝大家。
~~~~~
小小羊平安:
想請問關於靈魂體的說法。
最近常在電視上或者是一些會友口中聽到關於靈魂體的說法。也就是人有三個層次,一個是身體,我們日常生活的需求,魂則是人的欲望及需求,靈則是聖靈所在的地方,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聖經的根據(想請問有嗎?)但是我知道心理學上有佛洛伊德學派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靈魂體舉例說明:我的魂一直說我想要放縱我想要休息....我想要如何如何,體則是說我們好累我們好累,但是聖靈會提醒我們說要勤奮做工,don\'t do that,(我昨天在看goodtv轉到時講員說的)....
Posted by goes at 2007年11月13日 14:59
~~~~~
~~~~~
小小羊平安:
想請問關於靈魂體的說法。
最近常在電視上或者是一些會友口中聽到關於靈魂體的說法。也就是人有三個層次,一個是身體,我們日常生活的需求,魂則是人的欲望及需求,靈則是聖靈所在的地方,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聖經的根據(想請問有嗎?)但是我知道心理學上有佛洛伊德學派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靈魂體舉例說明:我的魂一直說我想要放縱我想要休息....我想要如何如何,體則是說我們好累我們好累,但是聖靈會提醒我們說要勤奮做工,don\'t do that,(我昨天在看goodtv轉到時講員說的)....
Posted by goes at 2007年11月13日 14:59
~~~~~
1.靈魂體三元論有沒有聖經依據?
答:這種三元論有『聖經經文』,這沒有問題。但若講到『聖經依據』,這就大有爭議了。
基本上,對於人的構造,可以分成兩大類主張:
a、二元論:主張只有『身體』和『靈魂』(認為聖經中的『靈』和『魂』同義)
b、三元論:主張『靈』、『魂』、『體』。
這兩種理論,全部都可以找到聖經經文。
但都有一些解釋上的困難點。
唐崇榮牧師強烈反對三元論,
聚會所、國語教會、靈恩派的體系則普遍接受三元論。
在中國,三元論主要是由倪柝聲所提出。
常被使用的支持三元論的經文是: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來4:12)
唐崇榮牧師最常使用的反對三元論經文問題是:
所以神的道使你的骨節和骨髓分開了?只要你一聽到神的道,你就準備發生骨髓從骨頭裡流出來的事件了?
所以,將靈與魂分開,也不能直接照字面意思解。
我個人並不像唐牧師那麼強烈反對三元論。
但我認為三元論確實比二元論易產生副作用:
1.三元論主張『理智、感情、意志屬魂』這很可能是造成華人基督徒反智、反理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三元論認為『理智、感情、意志屬魂』,這部分比較缺乏具體聖經依據。
事實上,『體』和『靈』大家並沒有什麼意見,也大概都知道這是在講些什麼。
但問題是:魂的內容有哪些東西?我們真的很難從聖經裡下出一個良好的定義。
這也是為什麼唐牧師認為倪柝聲把魂的定義認為是理智、感情、意志是來自某些異端書籍與觀念的可能原因之一。
以我個人立場而言,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我比較傾向接受聖經依據比較強的二元論,而非三元論。
但我不敢像唐牧師那樣說三元論一定是錯。
但是,我還是要提醒:
魂的內容到底有哪些?
如果無法從聖經中找到確認的答案,那這樣的三元論,就變成過度的推論而已。
2.『魂則是人的欲望及需求』這說法一樣面臨聖經依據的問題。
如我上面的提醒:
三元論裡面的魂,到底是指什麼?
這種定義,到底有沒有聖經依據?
聚會所的解經,我未必認同,但至少他們還算認真解。
靈恩派的解經,常是天馬行空、慘不忍睹,沒經文就自己編理由(反正經驗就是理由,經驗可以越過聖經),有經文就常亂解經。
3.心理學的『本我、自我、超我』和『靈魂體』不太一樣。
因為,心理學的本我自我超我,都不是『體』。
基本上,佛洛伊德這個架構並沒有辦法提出科學性的實驗證明,也沒有聖經依據。
我們可以說,這是他個人的一種學說,是一種解釋架構。
這種架構,可以解釋一些東西,但不能解釋每種東西。
以這類學說而言,我們很難用在信仰上。
勉強來說,『超我』有點像聖經說的『良心』,『本我』有點像聖經說的『慾望、情慾。
但是,我很不喜歡講員用一些心理學理論和聖經結合,大肆發揮。
事實上,心理學理論,除了能實際做實驗的那些認知心理、行為科學、神經科學之類的部分外,其他多半屬於理論、哲學,而非科學性質。
偏偏心理學的理論常常違反聖經,但很多講員卻很喜歡這套東西,以為那是科學真理,卻不知裡面違反聖經的問題。我個人不太喜歡這樣的現象。
答:這種三元論有『聖經經文』,這沒有問題。但若講到『聖經依據』,這就大有爭議了。
基本上,對於人的構造,可以分成兩大類主張:
a、二元論:主張只有『身體』和『靈魂』(認為聖經中的『靈』和『魂』同義)
b、三元論:主張『靈』、『魂』、『體』。
這兩種理論,全部都可以找到聖經經文。
但都有一些解釋上的困難點。
唐崇榮牧師強烈反對三元論,
聚會所、國語教會、靈恩派的體系則普遍接受三元論。
在中國,三元論主要是由倪柝聲所提出。
常被使用的支持三元論的經文是: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來4:12)
唐崇榮牧師最常使用的反對三元論經文問題是:
所以神的道使你的骨節和骨髓分開了?只要你一聽到神的道,你就準備發生骨髓從骨頭裡流出來的事件了?
所以,將靈與魂分開,也不能直接照字面意思解。
我個人並不像唐牧師那麼強烈反對三元論。
但我認為三元論確實比二元論易產生副作用:
1.三元論主張『理智、感情、意志屬魂』這很可能是造成華人基督徒反智、反理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三元論認為『理智、感情、意志屬魂』,這部分比較缺乏具體聖經依據。
事實上,『體』和『靈』大家並沒有什麼意見,也大概都知道這是在講些什麼。
但問題是:魂的內容有哪些東西?我們真的很難從聖經裡下出一個良好的定義。
這也是為什麼唐牧師認為倪柝聲把魂的定義認為是理智、感情、意志是來自某些異端書籍與觀念的可能原因之一。
以我個人立場而言,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我比較傾向接受聖經依據比較強的二元論,而非三元論。
但我不敢像唐牧師那樣說三元論一定是錯。
但是,我還是要提醒:
魂的內容到底有哪些?
如果無法從聖經中找到確認的答案,那這樣的三元論,就變成過度的推論而已。
2.『魂則是人的欲望及需求』這說法一樣面臨聖經依據的問題。
如我上面的提醒:
三元論裡面的魂,到底是指什麼?
這種定義,到底有沒有聖經依據?
聚會所的解經,我未必認同,但至少他們還算認真解。
靈恩派的解經,常是天馬行空、慘不忍睹,沒經文就自己編理由(反正經驗就是理由,經驗可以越過聖經),有經文就常亂解經。
3.心理學的『本我、自我、超我』和『靈魂體』不太一樣。
因為,心理學的本我自我超我,都不是『體』。
基本上,佛洛伊德這個架構並沒有辦法提出科學性的實驗證明,也沒有聖經依據。
我們可以說,這是他個人的一種學說,是一種解釋架構。
這種架構,可以解釋一些東西,但不能解釋每種東西。
以這類學說而言,我們很難用在信仰上。
勉強來說,『超我』有點像聖經說的『良心』,『本我』有點像聖經說的『慾望、情慾。
但是,我很不喜歡講員用一些心理學理論和聖經結合,大肆發揮。
事實上,心理學理論,除了能實際做實驗的那些認知心理、行為科學、神經科學之類的部分外,其他多半屬於理論、哲學,而非科學性質。
偏偏心理學的理論常常違反聖經,但很多講員卻很喜歡這套東西,以為那是科學真理,卻不知裡面違反聖經的問題。我個人不太喜歡這樣的現象。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7年11月13日 17:55

從全本聖經的總原則解釋是比較正確的方法,聖經是神的話這個原則先肯定了,舊約聖經解釋的最高以及終極的權威是基督耶穌,然後我們遇見對於使徒和先知的話有疑問,就不要在存疑之處加入個人的立場又加以絕對化,這樣就有落入相對主義的危機。這不是說使徒和先知領受的啟示不能完全相信,神的啟示正確無誤,但是使徒和先知領受之後再用人的語言敘述,這時候從人的墮落的理性出發要反過來決定神的啟示的權威,這個次序和步驟是不行的。我們一方面肯定聖經啟示的權威,一方面承認人的理解是有限度的理解,這兩部份並不矛盾。

1Th 5:23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這個經文很清楚的提到靈,魂,體。縱觀神的救贖計劃,我們的靈在信的時候就得救,也是不能失去的。在地上的年日,是讓我們魂的部分也完全的歸向神,彼得的書信中:
1Pe 1:8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1Pe 1:9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中文的翻譯應該是"魂"的救恩。我們的魂的救恩直接與獎賞和冠冕有關系。
最后一步,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發生在我們被提時:
Rom 8: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
1Co 15:50 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1Co 15:51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
1Co 15:52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1Co 15:53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變成:原文作穿;下同)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 檢舉 | Posted by JOHN YU at 2007年11月14日 01:18

華神蔡麗貞老師在她的著作「十字架討厭的地方」一書43至46頁中,曾討論到三元論的問題。雖然蔡老師是路德學者,在某些神學立場上與純正歸正宗不見得完全契合,但是小弟覺得蔡老師下面的文字,仍深具參考價值。
============================================================
書名:十字架討厭的地方 第43至46頁
作者:蔡麗貞
出版社: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我曾就聖經語意學的角度 , 研究人的靈魂體問題 , 當時己指出三元論的缺失 , 這十 多年來愈見愈多聖經學者、心理學家甚至醫學家 , 揚棄三元論的立場 , 反觀教會在實踐上仍開倒車。……….
…………..三元論最大的缺點是將靈與魂截然區分。有人認為即使靈 與魂不分割 , 在功用上也各異 , 因此有所謂「二體三用」的說 法。事實上 , 靈魂體的功能在原文聖經中 , 也是重疊互通 , 魂 與體也都有敬拜神的功能 , 都會切慕神、尋求神 ( 詩六三 , 八
四 2, 一四五 21) 。靈魂體都常用來指全人的單位 ( 加六 18「靈」; 羅十三 1「魂」; 西二 l「體」) 。靈與魂重疊相通的部分就更多了。將理智、意志、情感( 緒 )劃歸魂的範圍 , 是古典心理學的分法 , 其實聖經中靈也有這些功能 , 靈有情緒、情感的表現 ( 士八 3; 伯七 11), 有意志的功能 ( 民十四 24; 徒十九 21) 。聖經使用靈魂兩個字 , 非常活潑而有彈性 , 可以說聖經愛用靈就用「靈」字 , 愛用魂就用「魂 J 字 , 很多時候甚至在一節經文中 , 同時出現這兩個字 , 在意義上是完全相 同平行的 ( 賽四二 5; 路一46、47; 腓一27) 。這些語言現象皆說明了聖經「整全」的人論觀點。
……………聖經通常把「人」視為一個整體 , 外面身體狀況與裡面的靈魂是相連互通 , 彼此牽制的。身體疲倦 , 則元氣受損。稍事補充體力 , 精神 ( 靈 ) 才得復原 ( 士十五 19) 。反之亦然 , 精神萎靡 , 情緒不佳 , 影響食慾 \' 身體亦漸衰弱。難怪聖經 說 :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 箴十七 22) 聖經注重人裡外的潔淨與健康 , 一個重生的基督徒 , 靈魂、身 體都需潔淨 , 全人都需蒙主醫治 ( 林前七 34; 林後七 1) 。耶 穌的登山寶訓指出 , 心裡動淫念、懷恨意 , 儘管這人的身體並 未實際有性行為、或拿刀子殺人 , 在神眼中仍是犯了姦淫、殺 人的罪。一個心中常懷忌恨苦毒、常動怒火的人 , 久之對身體 定有大害。誠然 , 心裡的意念與身體的狀況是息息相關的。
…………….近來心理學家亦逐漸走向「全人」的觀點 , 醫生也承認情緒上的困擾、不安 , 能導致身體上的疾病。反之亦然。這都正面支持聖經的人論。聖經基本上也可說是二元論 , 將人分為物 質的身體與非物質的靈魂 , 一個正常的人是一個整體 , 而身體 與靈魂分開是不正常、暫時的過渡期 , 如一個人死的時候 ( 王 上十七 21 、 22; 詩八九 48), 或魂遊象外時。當新約聖經提 及「靈魂」與「身體」對立時 ( 羅八 10; 彼前二 11), 並非 希臘哲學崇尚靈魂、貶低身體的思想 , 而是指基督徒體貼「聖 靈」或體貼「自己」、「老我」的表現 ( 結八 4-5) 。因此目 前也有學者將全人 (whole person) 與二分 (dualism) 的觀 念結合 , 而成為所謂的整全性二元論 (holistic dualism) 觀 點。
…………….三元論的思想在教會中所以仍有市場 , 主要是根據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 23 節的經文「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 ! 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 , 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 , 完全無可指摘 ! 」 從解經的角度來看 , 這節經文的重點 , 不在講人是由三個元素組成 , 而是按照聖經其它地方的用法 , 借用一種累積措辭的方式 (an accumulation of tenns) 來表達「全然」的成聖 , 例如「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 ( 可十二 30), 換言之 , 保羅也可用四、五或兩個名詞。聖經的用法極有彈性 , 既可用二元 , 又可用三元、四元來講人。帖前五 23 上半句「全然」, 是對照下半句「整個」蒙保守 ( 中文和合本聖經未譯出「整個」該字 ), 兩個重覆的意思都在強調完全的成聖。保羅用了三個不同字眼 : 靈、魂、體 , 但所用的形容詞「整個」與動詞「得蒙保守」都是用單數形式 , 再次證明全人的觀念。
…………….在教會歷史中 , 錯誤的二元論、三元論都視身體是邪惡的象徵、犯罪的所在 , 因此都有貶低物質享受的禁慾主義之傾向。物質是神所賜的一般恩典 , 聖經從未抹煞自然界的價值 , 與人對物質的需要。當聖經用「身體」負面的意義時 , 並非指身體本質不好 , 而是指肉體的行為不好 , 因它受到罪、私慾的 轄制 , 一如思想、情感、意志也會受試探一樣。試想小偷在犯 罪以前 , 一定是心中動了貪婪念頭。難怪箴言一再叮嚀、囑咐要保守心勝過保守一切 ,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錯誤的三元論強行分割靈與魂 , 認為人敬拜神的功能才是屬靈的。至於悟性、感情、意志都是屬魂的 , 是較不屬神轄管的「自我」範圍。倪拆聲弟兄的著作〈屬靈人〉、《人的破碎 與靈的出來〉都是三元論的代表作 , 這種思想導出聚會所的讀經路線。他們的「禱讀」強調讀經要用靈來讀 , 卻要抑制思考、心智的活動。
……………..我同意不能單靠理性來了解超越的真理 , 但神也賦予我們理性的功能。基督徒的經驗不僅是對神感情的流露 , 意志對神話語的順服 , 同時也包括理智上對真理的接受。台灣教會這幾年禱讀又有復甦的趨勢 , 須留意其背後是否有輕視悟性理解的 心態。有牧者在講台上宣稱 : 「讀經時知識層面也需要 , 但禱讀是屬靈、生命層面 , 比前者更重要。」這是強行分割靈與悟性的二元論 , 不合聖經思想。
=========================================================
| 檢舉 | Posted by 蒙恩罪人 at 2007年11月14日 09:39
『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5:23)
這是全本聖經中,最明確出現靈、魂、體的經文。
但是,反對三元論的人,也針對這經文提出質疑:
這經文的重點是在指『全人』,而非用在表示人有這三個構造。
否則的話,『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我們是否也可以發展成四元論?
事實上,這段經文在其他經卷,記錄還不太一樣: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這裡只有三種。
『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可12:33)這裡也是三種,但去掉盡性和盡意,改成盡智。
這也暗示出那種全面性的、而非真的可以分成哪幾種的觀念。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彼前1:9)
原文確實是『魂』,但一樣的質疑是:
這是用魂來表示『全人』,並不是真的指魂如何如何。
事實上,二元論者可以提出很多證據,顯示聖經裡『靈』和『魂』常混用,
而且,二元論者也可以提出聖經中的『靈』也有心思和情感的作用,『魂』也有敬拜上帝的作用,這也顯示出聖經中『靈』與『魂』常混用的可能性。
事實上,與其說三元論的『魂』的定義部分有聖經依據,還不如說這部分定義比較屬於用主觀經驗來解經,而非真的有明確聖經依據。
以上我寫的理由,不表示本人反對三元論的理由。
事實上,很多解經書都會提出三元論和二元論之間的一些爭議點。
對三元論的支持經文,二元論者會有質疑的問題;
對二元論的支持經文,三元論者也一樣會有質疑的問題。
因此,我比較認為不妨考慮從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兩種觀念的問題。
這就回到我提醒的:
1.哪一種的理論,副作用較小?(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
2.三元論的魂,到底是什麼?有比較明確的聖經依據嗎?(這才是最主要的)
到目前為止,我個人認為,三元論一直無法從聖經提出『魂』到底是什麼東西,這才是比較致命的。
現今各種對『魂』的定義,幾乎都缺乏明確經文根據。
以最常被定義的魂的內容『理智、感情、意志』,就是明顯例子。
我們都同意人有理智、感情、意志,但問題是,我們根據什麼說這些東西是屬於『魂』?
這是一個基本的做學問觀念:
假定A存在,B存在,
那我如果說A=B,或A>B,
那中間這些顯示關係的符號(=、>),到底是根據什麼得出來的?
我根據什麼依據,來說A和B的關連性就是那樣?
有一篇文章,有興趣者或可閱讀一下:
『倪柝聲的「成聖觀」之評論及影響』
http://www.belovedhome.org/sptheo.htm
裡面主要是針對倪柝聲三元論的一些評論。
當然,聚會所方面並不同意反對三元論者的看法。
但因為我們這網站是走歸正神學路線,而歸正神學傾向於二元論,強調全人;而不是走三元論,強調分割;所以聚會所的立場部分,我就不做介紹。
另一方面,聚會所的某些觀念,在一般教會界爭議極大,所以這也是我不列出其文章的原因之一。
我們這裡,也不願就聚會所的爭議部分多做介紹與說明。
有興趣的,自己可以去網路搜尋。
這是全本聖經中,最明確出現靈、魂、體的經文。
但是,反對三元論的人,也針對這經文提出質疑:
這經文的重點是在指『全人』,而非用在表示人有這三個構造。
否則的話,『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我們是否也可以發展成四元論?
事實上,這段經文在其他經卷,記錄還不太一樣: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這裡只有三種。
『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可12:33)這裡也是三種,但去掉盡性和盡意,改成盡智。
這也暗示出那種全面性的、而非真的可以分成哪幾種的觀念。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彼前1:9)
原文確實是『魂』,但一樣的質疑是:
這是用魂來表示『全人』,並不是真的指魂如何如何。
事實上,二元論者可以提出很多證據,顯示聖經裡『靈』和『魂』常混用,
而且,二元論者也可以提出聖經中的『靈』也有心思和情感的作用,『魂』也有敬拜上帝的作用,這也顯示出聖經中『靈』與『魂』常混用的可能性。
事實上,與其說三元論的『魂』的定義部分有聖經依據,還不如說這部分定義比較屬於用主觀經驗來解經,而非真的有明確聖經依據。
以上我寫的理由,不表示本人反對三元論的理由。
事實上,很多解經書都會提出三元論和二元論之間的一些爭議點。
對三元論的支持經文,二元論者會有質疑的問題;
對二元論的支持經文,三元論者也一樣會有質疑的問題。
因此,我比較認為不妨考慮從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兩種觀念的問題。
這就回到我提醒的:
1.哪一種的理論,副作用較小?(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
2.三元論的魂,到底是什麼?有比較明確的聖經依據嗎?(這才是最主要的)
到目前為止,我個人認為,三元論一直無法從聖經提出『魂』到底是什麼東西,這才是比較致命的。
現今各種對『魂』的定義,幾乎都缺乏明確經文根據。
以最常被定義的魂的內容『理智、感情、意志』,就是明顯例子。
我們都同意人有理智、感情、意志,但問題是,我們根據什麼說這些東西是屬於『魂』?
這是一個基本的做學問觀念:
假定A存在,B存在,
那我如果說A=B,或A>B,
那中間這些顯示關係的符號(=、>),到底是根據什麼得出來的?
我根據什麼依據,來說A和B的關連性就是那樣?
有一篇文章,有興趣者或可閱讀一下:
『倪柝聲的「成聖觀」之評論及影響』
http://www.belovedhome.org/sptheo.htm
裡面主要是針對倪柝聲三元論的一些評論。
當然,聚會所方面並不同意反對三元論者的看法。
但因為我們這網站是走歸正神學路線,而歸正神學傾向於二元論,強調全人;而不是走三元論,強調分割;所以聚會所的立場部分,我就不做介紹。
另一方面,聚會所的某些觀念,在一般教會界爭議極大,所以這也是我不列出其文章的原因之一。
我們這裡,也不願就聚會所的爭議部分多做介紹與說明。
有興趣的,自己可以去網路搜尋。
| 檢舉 |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7年11月14日 10:22
我想請問,動物是否有靈魂呢?
我想答案應該是沒有才對,因為只有人才有靈魂,其他生物應該是沒有才對
但是因為動物也有感情,所以如果說人有靈,魂,體,而魂是指『理智、感情、意志』的話,那麼動物也有感情,那是不是可以說動物有魂,體,但沒有靈;不曉得這樣的看法合不合聖經?如果我們把人用二元論來解釋的話,那麼動物應該只有體而已,可是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動物也有感情呢?
不曉得大家有何看法?
我想答案應該是沒有才對,因為只有人才有靈魂,其他生物應該是沒有才對
但是因為動物也有感情,所以如果說人有靈,魂,體,而魂是指『理智、感情、意志』的話,那麼動物也有感情,那是不是可以說動物有魂,體,但沒有靈;不曉得這樣的看法合不合聖經?如果我們把人用二元論來解釋的話,那麼動物應該只有體而已,可是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動物也有感情呢?
不曉得大家有何看法?
| 檢舉 | Posted by CK888 at 2007年11月22日 18:10
在政治大學上過哲學概論
心靈哲學的課程有提到一些論點
複雜的思考需要極多的背景知識
而動物表現的大多表象行為,應該稱之為反應
而無法證明其有感情,也無法證明其無感情
而在奧坎剃刀(解釋事物都大致無誤的兩個理論應選擇其中較簡易者)的無情攻擊下,哲學家多走向唯物論
個人不同意唯物論,不過也相信都講得通的兩個理論
應該選擇其中較簡單易懂的,刻意強調複雜而非絕對者
僅當作是屬血氣的行為而已
心靈哲學的課程有提到一些論點
複雜的思考需要極多的背景知識
而動物表現的大多表象行為,應該稱之為反應
而無法證明其有感情,也無法證明其無感情
而在奧坎剃刀(解釋事物都大致無誤的兩個理論應選擇其中較簡易者)的無情攻擊下,哲學家多走向唯物論
個人不同意唯物論,不過也相信都講得通的兩個理論
應該選擇其中較簡單易懂的,刻意強調複雜而非絕對者
僅當作是屬血氣的行為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hero1056 at 2008年01月24日 12:3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