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思佳姊妹針對教會音樂中,這兩個部分主題的看法分享。
~~~
有兩類音樂,不知您看法為何?
1.黑人靈歌
基本上,這類音樂是美國黑奴時代的作品。
這些黑人,多半未受過正式音樂訓練。
2.聖母頌
有很多古典音樂作曲家,都寫過聖母頌。
而聖母頌事實上,歌詞是在歌頌聖母瑪麗亞,而且,也都呈現出將瑪麗亞當成中保的觀念。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7年02月10日 00:09
~~~~
~~~~
有關我對於「黑人靈歌」與「聖母頌」的看法~
先說「黑人靈歌Spiritual」,我覺得有些很優質動聽,能表達出苦難中對神的盼望與堅定不移的信仰,但後來再發展成的「福音歌曲Gospel」形式,卻給我一種以世俗音樂為手段來傳播福音的印象,有些直接就套入世俗曲調,更有些歌者太過炫技已遠離仰望神的角度,這種情況我並不欣賞!
至於教會運用妥不妥當,我比較會考究到起源的問題,
先舉一個例子~「雷鬼音樂」,它的發源與牙買加當地的一個宗教有關,80, 90年代,更結合了饒舌音樂以一種新型態出現, 叫做dub 或是toasting,如果以這種型態的音樂來套進福音歌詞我覺得並不妥!
順帶一提,昨天在某知名福音電台播放新年歌,其中居然把原歌詞“財神到了”改唱成“哈利路亞”“以馬內利”“和撒那”,聽了差點噴飯!
我是很不同意如此聖俗不分的!
要不就完完全全的原創一首歌獻給神,
這樣改詞是否有經原作者同意都還是個問題,若未經人家允許那就叫盜用了!
同理如果用西藏佛曲改唱成聖詩,各位能夠接受嗎?
這有點像天主教納入東方宗教色彩,他們包容祭祖、包容點香插米的祭拜,
我覺得這只是向世俗妥協罷了!真理並未如此更得傳揚!
如果用中國曲調或原住民曲調或世界任一民族的曲調填詞歌頌神
我還是考慮相同的原則~盡量採用原創避免來源不潔的曲風,
但如果是作曲採用的音階素材,
我視這些音階都被包含在神的原創裡,可以安心使用。
至於「聖母頌」,我把它視為一些音樂家作曲的“愛用曲目”,就像「夜曲」這類晚禱曲一樣;
「聖母頌」並不適宜放在基督教會中,因為“聖母”不是我們敬拜的對象!
即使只把它當一首靜默音樂使用我都認為不宜。
另外再提一個較不相關話題,日前在BBS討論區中看見有人發表一篇對教會音樂人的期許,他說到教會音樂流行樂化是不可擋的潮流,學院派音樂人的責任是用編曲或配器精緻和深化他們的內涵!
這使我想到自己的情況,有時領會選了一首曲風很“江湖氣”的詩歌,我總是企圖用和聲或編曲來「折衝」那股江湖流氣,雖然我真的很不喜歡那種詩歌,但也總得盡本分美化它,只是我想一定很多音樂人面對這種詩歌時會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嘆吧,有時真的是本質的問題!不是換了器樂編制就能全面改善的。小小的感觸與各位分享一下。
Posted by 思佳 at 2007年02月20日 00:57
~~~~
作者:思佳
~~~
有兩類音樂,不知您看法為何?
1.黑人靈歌
基本上,這類音樂是美國黑奴時代的作品。
這些黑人,多半未受過正式音樂訓練。
2.聖母頌
有很多古典音樂作曲家,都寫過聖母頌。
而聖母頌事實上,歌詞是在歌頌聖母瑪麗亞,而且,也都呈現出將瑪麗亞當成中保的觀念。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07年02月10日 00:09
~~~~
~~~~
有關我對於「黑人靈歌」與「聖母頌」的看法~
先說「黑人靈歌Spiritual」,我覺得有些很優質動聽,能表達出苦難中對神的盼望與堅定不移的信仰,但後來再發展成的「福音歌曲Gospel」形式,卻給我一種以世俗音樂為手段來傳播福音的印象,有些直接就套入世俗曲調,更有些歌者太過炫技已遠離仰望神的角度,這種情況我並不欣賞!
至於教會運用妥不妥當,我比較會考究到起源的問題,
先舉一個例子~「雷鬼音樂」,它的發源與牙買加當地的一個宗教有關,80, 90年代,更結合了饒舌音樂以一種新型態出現, 叫做dub 或是toasting,如果以這種型態的音樂來套進福音歌詞我覺得並不妥!
順帶一提,昨天在某知名福音電台播放新年歌,其中居然把原歌詞“財神到了”改唱成“哈利路亞”“以馬內利”“和撒那”,聽了差點噴飯!
我是很不同意如此聖俗不分的!
要不就完完全全的原創一首歌獻給神,
這樣改詞是否有經原作者同意都還是個問題,若未經人家允許那就叫盜用了!
同理如果用西藏佛曲改唱成聖詩,各位能夠接受嗎?
這有點像天主教納入東方宗教色彩,他們包容祭祖、包容點香插米的祭拜,
我覺得這只是向世俗妥協罷了!真理並未如此更得傳揚!
如果用中國曲調或原住民曲調或世界任一民族的曲調填詞歌頌神
我還是考慮相同的原則~盡量採用原創避免來源不潔的曲風,
但如果是作曲採用的音階素材,
我視這些音階都被包含在神的原創裡,可以安心使用。
至於「聖母頌」,我把它視為一些音樂家作曲的“愛用曲目”,就像「夜曲」這類晚禱曲一樣;
「聖母頌」並不適宜放在基督教會中,因為“聖母”不是我們敬拜的對象!
即使只把它當一首靜默音樂使用我都認為不宜。
另外再提一個較不相關話題,日前在BBS討論區中看見有人發表一篇對教會音樂人的期許,他說到教會音樂流行樂化是不可擋的潮流,學院派音樂人的責任是用編曲或配器精緻和深化他們的內涵!
這使我想到自己的情況,有時領會選了一首曲風很“江湖氣”的詩歌,我總是企圖用和聲或編曲來「折衝」那股江湖流氣,雖然我真的很不喜歡那種詩歌,但也總得盡本分美化它,只是我想一定很多音樂人面對這種詩歌時會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嘆吧,有時真的是本質的問題!不是換了器樂編制就能全面改善的。小小的感觸與各位分享一下。
Posted by 思佳 at 2007年02月20日 00:57
~~~~
作者:思佳
﹡﹡﹡﹡﹡﹡﹡回應本文前請先按此 ﹡﹡﹡﹡﹡﹡﹡
大部份的基督徒走進教堂或是其他聚會的場所是帶著某種期待,
例如期待在公司遇見的人際關係的衝突可以獲得解決,
或者是期待夫妻破裂的關係可以復合,
這時候要有純正的動機事奉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是在說那些問題都不重要嗎?
不是。
所謂的信心就不是人的經驗,
天地都不是人創造的,
日月星辰都不是人憑著自己的意思可以搖動,
到神面前來的還是要信有神。
我怎麼相信明天不會有一顆彗星撞擊地球?
我怎麼相信有人喜歡閱讀希伯來詩篇而不是要閱讀魔鬼的詩篇?
詩篇 Psalms 23: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大衛可以有信心在認識神的路上逐日進深,
還是要倚靠神仰望神,
因為公義和公平是寶座的根基,
慈愛和誠實行在前面。
例如期待在公司遇見的人際關係的衝突可以獲得解決,
或者是期待夫妻破裂的關係可以復合,
這時候要有純正的動機事奉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是在說那些問題都不重要嗎?
不是。
所謂的信心就不是人的經驗,
天地都不是人創造的,
日月星辰都不是人憑著自己的意思可以搖動,
到神面前來的還是要信有神。
我怎麼相信明天不會有一顆彗星撞擊地球?
我怎麼相信有人喜歡閱讀希伯來詩篇而不是要閱讀魔鬼的詩篇?
詩篇 Psalms 23: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大衛可以有信心在認識神的路上逐日進深,
還是要倚靠神仰望神,
因為公義和公平是寶座的根基,
慈愛和誠實行在前面。
黑人靈歌
我超喜歡的
但是唱的人要小心
因為黑人是有歷史因素和本身特殊的文化才發展出這種吟唱詩歌的方式
若是改成像修女也瘋狂 運用不當 這種唱歌方式也很接近流行樂
要先了解歌詞和作者作曲的環境背景
通常 非黑人去唱也真的往往很接近流行樂
它並不好唱 要用心靈和誠實去體會
我超喜歡的
但是唱的人要小心
因為黑人是有歷史因素和本身特殊的文化才發展出這種吟唱詩歌的方式
若是改成像修女也瘋狂 運用不當 這種唱歌方式也很接近流行樂
要先了解歌詞和作者作曲的環境背景
通常 非黑人去唱也真的往往很接近流行樂
它並不好唱 要用心靈和誠實去體會
| 檢舉 | Posted by kay at 2008年06月14日 22:56
全站熱搜